[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带实时监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88886.1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13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陆叶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R22/48 | 分类号: | B60R22/4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带 主监控系统 节点检测单元 前台 座位 佩戴 处理控制单元 实时监管系统 屏显示 定位车辆 供电单元 监控终端 数据交互 网络通信 状态传输 监控 | ||
一种安全带实时监管系统,包括前台主监控系统、供电单元以及若干座位节点检测单元;所述座位节点检测单元监控座位上乘坐状态和安全带佩戴状态,利用CAN总线网络将乘坐状态和安全带佩戴状态传输至前台主监控系统;所述前台主监控系统包括处理控制单元;用于显示乘坐状态和安全带佩戴状态的DWIN屏显示单元;用于与监控终端实现网络通信的GPRS通信模块单元;用于定位车辆位置的GPS定位模块;以及,用于座位节点检测单元和前台主监控系统之间数据交互的CAN总线通信单元;所述DWIN屏显示单元、GPRS通信模块单元、GPS定位模块和CAN总线通信单元均与处理控制单元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安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带实时监管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客运车辆上的安全带提醒装置主要检测的是驾驶员席位安全带佩戴情况,而对于乘客席位安全带佩戴情况的检测一直没有很好地运用。这样,就会增加一些不习惯佩戴安全带乘客的侥幸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旅途安全性。通过前期的实地调查发现,客运中心对于客运车辆上旅客安全带的佩戴,主要依靠驾驶员的提醒以及门检环节时的抽查。但是,这种传统检查方式有许多的不足,例如有些旅客为了应付检查,并没有真正将安全带插入卡槽,又亦或是在检查完之后摘除安全带。这些行为足以在客运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使得乘客因为没有受到安全带的保护而引起意外伤害。如何实现客座安全带使用状态的实时监管,增强客运车行车中安全带保护执行力度,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监控安全带实用情况,确保安全带安全使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安全带实时监管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带实时监管系统,包括前台主监控系统、供电单元以及若干座位节点检测单元;所述座位节点检测单元监控座位上乘坐状态和安全带佩戴状态,利用CAN总线网络将乘坐状态和安全带佩戴状态传输至前台主监控系统;所述前台主监控系统包括处理控制单元;用于显示乘坐状态和安全带佩戴状态的DWIN屏显示单元;用于与监控终端实现网络通信的GPRS通信模块单元;用于定位车辆位置的GPS定位模块;以及,用于座位节点检测单元和前台主监控系统之间数据交互的CAN总线通信单元;所述DWIN屏显示单元、GPRS通信模块单元、GPS定位模块和CAN总线通信单元均与处理控制单元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控制单元包括STM32F103RFT6单片机、去耦电容电路、外部时钟晶振电路、复位电路、启动模式选择电路和程序烧录电路;去耦电容电路、外部时钟晶振电路、复位电路、启动模式选择电路和程序烧录电路均与STM32F103RFT6单片机管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GPRS通信模块为型号为SIM900A的通信芯片,通过串口方式与STM32F103RFT6单片机实现与连接;GPRS_TX和GPRS_RX网络连接至STM32F103RFT6单片机的USART3串行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GPS定位模块为NEO-6M主控芯片,通过串口方式与STM32F103RFT6单片机连接;GPS_TX和GPS_RX连接STM32F103RFT6单片机的USART2串行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CAN总线通信单元包括主CAN收发器和若干从CAN收发器,若干从CAN收发器用于接收各座位节点检测单元传输的乘坐状态和安全带佩戴状态,将其传送至主CAN收发器;所述主CAN收发器采用收发器TJA1040,TXD引脚和RXD引脚与STM32F103RFT6单片机的PA11和PA12相连,CH引脚和CL引脚连接各个座位节点检测单元的从CAN收发器。
进一步地,所述座位节点检测单元包括:安装在座位底部用于检测乘客是否乘坐的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乘客是否佩戴安全带的安全带弹片传感器以及与所述,所述压力传感器和安全带弹片传感器与从CAN收发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888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带锁舌及安全带锁扣总成
- 下一篇:一种可佩戴式的汽车防盗遥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