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承载、模块化、全轻量化结构的物流车整车结构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89610.5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5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宗志坚;周江;龙飞勇;贤锦章;夏俊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智能控制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23/00 | 分类号: | B62D23/00;B60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将***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围结构 底架结构 仪表台结构 顶棚结构 榫卯连接 前舱 外框 分隔面 铝合金 整车结构 连接筋 模块化 轻量化 全承载 上边梁 物流车 横梁 汽车 汽车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模块化制造 焊接连接 结构力学 螺纹连接 重量轻 螺接 榫槽 焊接 装配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承载、模块化、全轻量化结构的物流车整车结构及汽车,属于汽车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铝合金底架结构、侧围结构、立分隔面结构、前舱仪表台结构、顶棚结构和连接筋片。铝合金底架结构包括横梁。侧围结构包括外框上边梁和外框A柱。侧围结构与横梁采用榫卯连接。顶棚结构与外框上边梁螺接或榫卯连接。立分隔面结构分别与侧围结构、底架结构和顶棚结构采用榫卯连接。前舱仪表台结构与外框A柱榫卯连接。前舱仪表台结构与底架结构螺纹连接或焊接。连接筋片与铝合金底架结构、侧围结构、立分隔面结构、前舱仪表台结构和顶棚结构榫槽焊接连接。该汽车包括上述结构。该结构力学性能好、重量轻。该汽车便于模块化制造和装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承载、模块化、全轻量化结构的物流车整车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车身结构的轻量化是汽车轻量化、尤其是客车及物流车轻量化的重点。
铝合金材料以其密度低、刚度重量比高、材料供应丰富而在轻量化车身结构中获得广泛应用。但是铝合金型材“不易弯曲”、“不易焊接”、“材料强度低于钢材”等几个弱点严重制约了其在轻量化车身中的应用。
现有技术中对汽车的全承载和模块化普遍是采用的钢铁,但是钢铁的轻量化程度低。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全部采用铝合金材料的全承载、模块化、全轻量化结构的整车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全承载、模块化、全轻量化结构的物流车整车结构及汽车,此全承载、模块化、全轻量化结构的物流车整车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全承载和模块化汽车结构轻量化程度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承载、模块化、全轻量化结构的物流车整车结构,所述全承载、模块化、全轻量化结构的物流车整车结构包括铝合金底架结构、侧围结构、立分隔面结构、前舱仪表台结构、顶棚结构以及若干连接筋片;所述铝合金底架结构包括横梁;所述侧围结构包括外框上边梁和外框A柱;所述侧围结构与所述横梁采用榫卯连接;所述顶棚结构与所述外框上边梁螺接或榫卯连接;所述立分隔面结构分别与所述侧围结构、所述底架结构和所述顶棚结构采用榫卯连接;所述前舱仪表台结构与所述外框A柱榫卯连接,所述前舱仪表台结构与所述底架结构螺纹连接或焊接;所述连接筋片与所述铝合金底架结构、所述侧围结构、所述立分隔面结构、所述前舱仪表台结构和所述顶棚结构榫槽焊接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棚结构包括四条外框边梁、若干纵梁、若干横梁;所述横梁与交叉的所述纵梁以及所述边梁榫卯连接,所述纵梁与交汇的所述边梁榫卯连接,所述筋片与所述横梁、所述纵梁和所述边梁榫槽焊接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立分隔面结构包括若干纵梁、若干横梁;所述横梁与交叉的所述纵梁榫卯连接,所述筋片与所述横梁、所述纵梁榫槽焊接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全承载、模块化、全轻量化结构的物流车整车结构的材质包括铝合金材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全承载、模块化、全轻量化结构的物流车整车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承载、模块化、全轻量化结构的物流车整车结构的骨架型材、硬点结构、筋板、筋片等均采用铝合金材料,根据计算确定合理的型材截面形状及硬点结构尺寸,既能够保证整个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以确保结构安全,又能够降低整个结构的重量,轻量化效果好,且抗腐蚀能力强。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承载、模块化、全轻量化结构的物流车整车结构,综合考虑功能、结构特点、生产和连接工艺,对整车结构进行了合理的模块化分解,提供的模块化分割方案既满足整车结构要求,又方便生产制造,易于装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智能控制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未经武汉智能控制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896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桥梁检查车车架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的前端模块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