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眉总成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89656.7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15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姜钦建;尹伟;何伟力;谌林;张杰;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6 | 分类号: | B62D2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地址: | 330200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合板 装配盘 承载板 装配板 装配件 本实用新型 卡合组件 支撑组件 装配组件 卡合槽 支撑柱 装配槽 装配柱 轮眉 汽车保险杠 内部凹陷 汽车振动 装配结构 固定板 卡合柱 翼子板 侧壁 种轮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眉总成及汽车,轮眉总成包括本体、装配组件、支撑组件和卡合组件,装配组件包括承载板和装配件,装配件包括装配柱、装配板和装配盘,装配盘背向承载板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装配槽,且装配板与装配盘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二装配槽,支撑组件包括多个支撑柱,支撑柱与装配件设于本体的同一侧,卡合组件包括固定板、第一卡合板和第二卡合板,第一卡合板上设有多个卡合柱,第二卡合板上设有多个卡合槽,卡合槽朝向卡合板的内部凹陷,本实用新型通过装配柱、装配板和装配盘的设计,有效的提高了承载板、本体与汽车保险杠及翼子板之间的装配结构的稳定性,防止了由于汽车振动导致的本体的脱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轮眉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汽车不再是初始的只供乘员乘坐的一种物品,而是要求它外形美观。目前,大多数SUV都有轮眉总成装饰件,汽车轮眉总成为白车身外观零件,与汽车保险杠及翼子板等零部件之间均有装配关系,其之间结构的稳定性直接影响整车质量,因此,汽车生产商对汽车轮眉总成的结构越来越重视。
现有的轮眉总成使用过程中,与汽车保险杠及翼子板等零部件之间结构稳定性差,当汽车行驶过程中振动较大时,容易导致轮眉总成与汽车保险杠或翼子板之间脱落现象的发生,降低了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汽车保险杠及翼子板等零部件之间结构稳定性高的轮眉总成及汽车。
一种轮眉总成,包括本体、分别设于所述本体上的装配组件及支撑组件和设于所述本体顶端的卡合组件,所述装配组件包括承载板和设于所述承载板上装配件,所述装配件用于与汽车保险杠和翼子板之间的装配固定,所述装配件包括装配柱和分别与所述装配柱连接的多个装配板及装配盘,所述装配盘背向所述承载板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装配槽,且所述装配板与所述装配盘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二装配槽,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多个依序设于所述本体内壁侧边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所述装配件设于所述本体的同一侧,所述卡合组件包括固定板和分别设于所述固定板对立侧壁上的第一卡合板和第二卡合板,所述第一卡合板上设有多个卡合柱,所述第二卡合板上设有多个固定槽,所述固定槽朝向卡合板的内部凹陷。
上述轮眉总成,通过所述装配柱、所述装配板和所述装配盘的设计,有效的提高了所述承载板、所述本体与汽车保险杠及翼子板之间的装配结构的稳定性,防止了由于汽车振动导致的所述本体的脱落,通过所述第一装配槽和所述第二装配槽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所述装配组件的装配效率,防止了所述本体的脱落,通过所述支撑柱的设计,以使在所述本体与汽车保险杠及翼子板之间形成一抵触力,由于杠杆原理,以使对装配插合在汽车保险杠或翼子板内的所述装配件起到拉扯力,使得所述本体受力平衡从而上端与汽车保险杠及翼子板紧密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板与所述装配盘之间设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采用橡胶材质制成,所述限位盘用于防止所述装配盘与所述汽车保险杠或所述翼子板之间的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下端设有卡合槽,所述卡合槽的外壁上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用于所述本体与所述汽车保险杠和所述翼子板之间的限位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支撑板和与所述支撑板侧壁连接的限位板,且所述限位板朝向所述卡合槽的内部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装配板采用直角梯形板状结构,且所述装配板的高度从与所述装配柱的接触端背向所述装配柱依序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装配柱采用圆柱形结构,且所述装配盘采用半椭圆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板的长度大于所述限位盘的直径,且所述限位盘的直径大于所述装配盘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下端设有补强板,所述补强板贴合设于所述本体的下端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采用圆弧形结构,且所述本体的侧边均设有翻边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控股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896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仪表板塑料横梁总成
- 下一篇:一种纯电动汽车地板纵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