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面板接触式IC卡芯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09864.9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52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刘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三创智能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电路板 接触片 不锈钢 不锈钢连接片 集成电路 接触式IC卡芯片 本实用新型 电性连接 绝缘胶 双面板 下端 焊接部 引脚 制备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面板接触式IC卡芯片结构,其包括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柔性电路板上的集成电路以及若干通过第一绝缘胶水层固定于该柔性电路板上并用作端子的不锈钢接触片和若干通过第二绝缘胶水层固定于柔性电路板下端面的不锈钢连接片,每片不锈钢连接片的焊接部均延伸至集成电路下端,并与集成电路的一个引脚电性连接,且每一片不锈钢连接片分别与一片不锈钢接触片电性连接;所述不锈钢接触片位于同一平面上,且相邻两不锈钢接触片之间形成有间隔。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为简单,制备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双面板接触式IC卡芯片结构。
背景技术:
IC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集成电路卡),也称智能卡(Smart card)、智慧卡(Intelligent card)、微电路卡(Microcircuit card)或微芯片卡等。它是将一个微电子芯片嵌入符合ISO 7816标准的卡基中,做成卡片形式。IC卡与读写器之间的通讯方式可以是接触式,也可以是非接触式。根据通讯接口把IC卡分成接触式IC卡、非接触式IC和双界面卡(同时具备接触式与非接触式通讯接口)。
IC卡由于其固有的信息安全、便于携带、比较完善的标准化等优点,在身份认证、银行、电信、公共交通、车场管理等领域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例如二代身份证、银行的电子钱包、电信的手机SIM卡、公共交通的公交卡、地铁卡、用于收取停车费的停车卡等,都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现有技术中的接触式IC卡均采用铜片作为端子与外界进行接触导通,但是铜片材料成本高,强度不够且耐磨性能不够理想,易磨损,以致在长期使用后由于磨损较大而影响导通质量,进而影响通信质量。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面板接触式IC卡芯片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双面板接触式IC卡芯片结构包括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柔性电路板上的集成电路以及若干通过第一绝缘胶水层固定于该柔性电路板上并用作端子的不锈钢接触片和若干通过第二绝缘胶水层固定于柔性电路板下端面的不锈钢连接片,每片不锈钢连接片的焊接部均延伸至集成电路下端,并与集成电路的一个引脚电性连接,且每一片不锈钢连接片分别与一片不锈钢接触片电性连接;所述不锈钢接触片位于同一平面上,且相邻两不锈钢接触片之间形成有间隔。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不锈钢接触片上端面真空镀膜有一层黄铜色的导电膜。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不锈钢连接片、柔性电路板均设置有对应的盲孔,且该盲孔内填充有导电材料柱,该导电材料柱与不锈钢接触片接触并导通,使不锈钢连接片与不锈钢接触片电性导通。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电材料柱为高分子导电胶柱。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电材料柱为锡膏柱。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不锈钢接触片的数量为六个或八个;所述的不锈钢连接片的数量为六个或八个,并与不锈钢接触片一一对应,并导通。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焊接部与集成电路的引脚之间通过焊接金线或植入锡球方式连接,并形成电性导通。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不锈钢接触片的厚度为0.02mm-0.07mm;所述导电膜的厚度为0.005mm-0.0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三创智能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三创智能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098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界面卡条带
- 下一篇:一种双界面卡的IC卡芯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