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铁车站与市政桥梁结合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20069.X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0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叶至盛;杨凤梅;刘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电建成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1D19/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铁车站 市政桥梁 地铁站 顶板防水层 防水保护层 方向间隔 固定底座 顶板梁 结构稳定性 连接为一体 底板固结 方向延伸 工程造价 固定设置 结构安全 连接结构 设置结构 结构柱 框架顶 上端 固结 下端 桥墩 构筑 施工 保证 | ||
一种地铁车站与市政桥梁结合的结构,以有效保证结构安全和可靠,有助于提高该地铁车站与市政桥梁结合的结构稳定性,同时便于施工,且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地铁站框架顶面上设置顶板防水层及防水保护层,于顶板防水层及防水保护层上构筑沿线路方向间隔设置的扩大基础,扩大基础上固定设置固定底座,桥墩下部通过连接结构与固定底座形成固定连接。地铁站框架内于其顶板上设置与其连接为一体的沿线路方向延伸的顶板梁,并沿线路方向间隔设置结构柱,各结构柱的上端与顶板梁固结,下端与地铁站框架的底板固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特别涉及一种地铁车站与市政桥梁结合的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相关单位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开发利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轨道交通的建成能有效的减轻城市交通的压力,而且它是一种快捷、环保和舒适的出行方式。在规划轨道交通的同时,落实市政项目的建设也需要考虑到轨道交通的规划与建设。因此,轨道交通修建过程中可能会碰到地铁车站与市政工程合建的案例。
但在现有的地铁车站与市政桥梁结合的结构中,存在连接稳定差和施工困难的特点。目前,地铁车站与市政桥梁间的合建关系时,大部分采用平面避开的方式或分离式设置,即市政桥梁的桥墩与地铁车站平面脱开,并对两个工程的连接处,进行多次的加固施工,大大地浪费了人力物力。因此,设计一种连接稳定好和施工简单的地铁车站与市政桥梁结合的结构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铁车站与市政桥梁结合的结构,以有效保证结构安全和可靠,有助于提高该地铁车站与市政桥梁结合的结构稳定性,同时便于施工,且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地铁车站与市政桥梁结合的结构,包括位于地层内的地铁站框架和位于其上方的桥墩,其特征是:所述地铁站框架顶面上设置顶板防水层及防水保护层,于顶板防水层及防水保护层上构筑沿线路方向间隔设置的扩大基础,扩大基础上固定设置固定底座,桥墩下部通过连接结构与固定底座形成固定连接;所述地铁站框架内于其顶板上设置与其连接为一体的沿线路方向延伸的顶板梁,并沿线路方向间隔设置结构柱,各结构柱的上端与顶板梁固结,下端与地铁站框架的底板固结。
所述扩大基础的纵向中心线与地铁站框架的纵向中心线错开设置。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桥墩下端面上的连接板,以及设置于桥墩下部和连接板中央位置的竖向定位孔;还包括设置于固定底座上的环形凹槽,以及在环形凹槽中央位置向上凸起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插入竖向定位孔内,在连接板上沿周向间隔布设连接螺栓与固定底座形成可拆卸连接;所述桥墩外沿周向间隔设置拉杆,各拉杆的两端分别与桥墩、固定底座铰接。
所述连接板的外周壁与环形凹槽内周壁之间的间隙内沿周向间隔和对应设置夹板和弹性构件,夹板前板面与连接板外周壁相接触,弹性构件设置于夹板后板面与环形凹槽内周壁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营运时的桥梁荷载通过桥墩传递至扩大基础,再通过顶板防水层及防水保护层传递给地铁站框架,可有效保证结构安全和可靠,又节省了大量的物力人力,有助于为施工带来便捷;桥墩通过固定底座和连接结构与扩大基础形成固定连接,可有效提高地铁车站与市政桥梁结合的结构稳定性,同时便于施工,且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四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地铁车站与市政桥梁结合的结构的立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地铁车站与市政桥梁结合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地铁车站与市政桥梁结合的结构中桥墩与固定底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局部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电建成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电建成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200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