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藏车车顶结构以及冷藏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35249.5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22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金晓平;何远新;舒麟;景传峰;龚蕾蕾;冯波;张俊;孙纯旭;高建华;罗桂琼;张敏;谢斌;苗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3/20 | 分类号: | B60P3/20;B62D33/04;B29C4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安磊 |
地址: | 43021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藏车 隔热块 发泡隔热层 内顶板 外顶板 本实用新型 发泡空间 发泡层 聚氨酯 车顶 内顶 外顶 社会经济效益 车顶结构 隔热性能 密封空间 填充空间 填充密封 现场发泡 预制的 密性 轴向 填充 分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藏车车顶以及冷藏车。其中的车顶包括外顶、内顶以及发泡隔热层,外顶包括呈第一弧形的外顶板;内顶包括呈第二弧形的内顶板,第二弧形位于第一弧形的轴向内侧,外顶板和内顶板形成一个填充空间,发泡隔热层填充密封空间;发泡隔热层包括通过聚氨酯预制的隔热块和通过聚氨酯现场发泡的发泡层,隔热块设置有多个,多个隔热块设置在外顶板和内顶板之间,多个隔热块将密封空间分割成多个独立的发泡空间,发泡层填充发泡空间。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提高冷藏车的隔热性能和气密性,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冷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藏车车顶以及冷藏车。
背景技术
铁路冷藏车主要运输鲜活易腐货物,车体设有隔热层进行保温,隔热层主要有填充式和发泡式两种。填充式隔热层就是将隔热保温材料按照内板和外板形成的空腔形状,分割成小块进行逐个填充,填充式隔热料主要材质为聚苯乙烯硬质泡沫塑料。发泡式隔热层主要是在内板和外板形成的空腔内灌注聚氨酯发泡材料,发泡材料通过化学反应形成高分子聚合物,体积膨胀填充整个空腔形成整体隔热层。
填充式隔热层的隔热材料是根据保温层空腔大小和形状进行小块现场拼接,存在拼接缝隙,且不能填充所有部件内的间隙,影响隔热效果。填充式隔热材料采用的聚苯乙烯硬质泡沫塑料具有吸水性,且吸水易收缩,冷藏车主要运输鲜活易腐货物,货间空气湿度大,在车辆运用一定时间后,隔热材料吸水收缩导致组装缝隙间隙加大,有的形成贯通间隙,形成热桥,严重影响冷链装备的隔热性能和气密性。发泡式隔热层内发泡料可填充所有空间,形成一个整体隔热层,且聚氨酯泡沫不吸水,在整个寿命周期期可保证隔热层具有良好的隔热性和气密性。
目前,国内外技术先进的冷链装备中,侧墙、端墙、平顶等平板结构均采用发泡隔热结构进行隔热。而具有圆弧车顶的冷藏车,因车顶结构复杂,体积大,发泡隔热的发泡质量不能保证等综合因素,均采用填充式隔热结构,填充式隔热车顶因保温性能差成为国内外铁路冷藏车最主要的漏冷点,严重影响铁路冷藏车的综合隔热性能。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受我国铁路限界限制,为增加车内容积,我国铁路冷藏车的车顶均采用圆弧顶结构。因圆弧车顶结构不满足整体发泡,均采用聚苯乙烯硬质泡沫塑料进行填充,即根据车顶外板和车顶内板形成的空腔形状,将聚苯乙烯硬质泡沫塑料仿型切割成小块进行现场拼装。由于圆弧车顶制造存在误差,采用聚苯乙烯硬质泡沫塑料不可能完全密贴,存在安装间隙,且聚苯乙烯硬质泡沫塑料具有吸水收缩特性,尤其拼缝收缩形成贯通缝隙,降低整车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因此,需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藏车车顶结构以及冷藏车。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首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藏车车顶,所述车顶包括外顶、内顶以及发泡隔热层,其中:
所述外顶包括外顶板,所述外顶板呈第一弧形;
所述内顶包括内顶板,所述内顶板呈第二弧形,所述第二弧形位于所述第一弧形的径向内侧,所述外顶板和所述内顶板之间构成填充空间;
所述发泡隔热层填充所述填充空间,所述发泡隔热层包括通过聚氨酯预制的隔热块和通过聚氨酯现场发泡的发泡层,所述隔热块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隔热块沿所述填充空间分割成多个独立的发泡空间,所述发泡层填充所述发泡空间。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隔热块沿所述外顶板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外顶板和内顶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内顶还包括第二边梁,所述第二边梁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二边梁分别设置在所述内顶板的周向两侧和所述内顶板的轴向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352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