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分体式制氧供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41361.X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59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赵智军;邵欣宇;王涵;李飞熊;夏明明;方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同智机电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3/02 | 分类号: | C01B13/02;B60H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汪贵艳 |
地址: | 23008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氧机 车辆舱 供氧机 制氧供氧装置 分体式设计 车辆舱室 分体式 室外 噪音 分子筛制氧机 电路板 室内 本实用新型 分子筛床 壳体内部 人员操作 有效解决 储氧罐 供氧 壳体 吸氧 气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分体式制氧供氧装置,包括制氧机,所述制氧机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内部的电路板、分子筛床和储氧罐,所述制氧机安装于车辆舱室外,并通过气管与安装于车辆舱室内的供氧机连接。本装置采用制氧机和供氧机分体式设计,并将制氧机安装在车辆舱室外,解决因车辆舱室空间小导致的无法安装现有制氧机的问题;同时还有效解决了制氧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对车辆乘载员的影响;将供氧机安装在车辆舱室内部供人员吸氧,在车辆舱室内实现对制氧机工作的控制、供氧模式的选择等,方便了人员操作。所以本装置采用分体式设计克服了现有分子筛制氧机的体积大、噪音大等弊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分子筛变压吸附制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用分体式设计的车载制氧供氧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医学定义的缺氧海拔高度为3000m,而我国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面积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高原边境线长度约占陆地边境线的五分之一。在高海拔地区,高原缺氧引发的各种高原性疾病对高原官兵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危及国家的防务安全。高原环境对我军官兵训练及作战任务提出了巨大的考验。在高原环境下,吸氧是解决高原缺氧、确保部队战斗力的有效途径。
目前,常用的制氧技术主要包括深冷法、膜分离法、变压吸附法、化学试剂法、电解法。其中深冷法制氧设备复杂,投资巨大,运行成本高;由于高原地区地广人稀,建一座深冷制氧站,规模小,经济上不合算;规模大,产需不平衡,因此不适合高原使用。化学法制氧所需原料消耗量大、成本高、生产能力小、不适宜大量生产氧气,不适合高原使用。电解法制氧耗电量太大,电解水制氧每生产1m3的氧气耗电量约12~15kW•h,不适宜大量生产氧气;另外,电解水制氧同时产生氢气,氢气属于易燃易爆气体,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不适合高原使用。膜分离法制氧产氧浓度低,一般在27%~45%,无法满足高原供氧、高原急救的需求,并且由于高原沙尘多,分离膜易堵塞,因此不适合高原使用。变压吸附法可制取浓度90%以上的氧气,产氧量可大可小,从每分钟1升至每小时几百立方米均可;产品形式灵活,可以是便携式、车载式、移动式、固定式;产氧时间短,装置简单,安装运输快捷,故障率低,易于维修,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能耗低,只有0.4 kW•h/m3。因此,高原地区采用变压吸附法制氧是最经济、方便、可靠和灵活的制氧方法。
国外制氧技术和装备的研究较为详细和系统,其相应产品在地方和部队广为应用。近年来,我国高原制氧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在部分高原装备车辆上配套了分子筛制氧机。但现有分子筛制氧机均设计为一体机,并安装在车辆舱室内占用空间较大,且产品的控制开关等操作部件均在制氧机上,距操作人员较远,不便于乘载员操作并实时监测产品工作状态。同时,制氧机在工作时产品噪音,乘载员长期受噪音影响,工作效率下降。
基于此,结合军用车辆实际安装需求,实用新型一款分体式结构的车载制氧供氧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高原环境下车载人员的缺氧问题,开展车载制氧供氧装置研究,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分体式制氧供氧装置,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便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载分体式制氧供氧装置,包括制氧机,所述制氧机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内部的电路板、分子筛床和储氧罐,所述制氧机安装于车辆舱室外,并通过气管与安装于车辆舱室内的供氧机连接。
进一步方案,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空气进口和氮气排口,所述空气进口与过滤器的进气端连接,所述过滤器的出气端依次通过无油空气压缩机、散热器和所述的分子筛床连接来吸附空气中的氮气,所述分子筛床将氧气排入储氧罐中进行储存,吸附的氮气通过氮气排口排出壳体。
更进一步方案,所述分子筛床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分子筛床和第二分子筛床,所述散热器的出气端通过电磁阀分别与所述的第一分子筛床、第二分子筛床连接,所述第一分子筛床、第二分子筛床的出氧气端分别通过单向阀与储氧罐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同智机电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同智机电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413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急氧气提纯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制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