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盖铰链防撞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41854.3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84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冯利;杨堂锐;柴坚坚;徐文韬;方传运;沈长海;董明;顾汤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5/02 | 分类号: | E05D5/02;E05D11/0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王冰冰 |
地址: | 321301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铰链固定页 铰链活动页 发动机盖 防撞结构 机盖 减小 铰链 被动安全性能 车辆正面碰撞 本实用新型 侧面碰撞 车身骨架 限位开口 正面碰撞 后移量 位移量 车体 防撞 钩合 限位 转轴 开口 时机 受伤 脱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盖铰链防撞结构,包括铰链固定页和铰链活动页,铰链活动页与发动机盖连接,铰链固定页固定于车身骨架上,铰链活动页通过转轴与铰链固定页连接,所述铰链固定页设有限位开口,所述铰链活动页设有可与限位开口钩合限位的防撞钩。有效减小车辆正面碰撞和侧面碰撞时机盖的位移量或机盖脱离车体导致乘员或行人受伤;并在正面碰撞时,能够有效减小机盖的后移量,增加车辆被动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盖铰链防撞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车辆的安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车辆安全性能成为了各大车辆生产厂商追求的目标之一。目前大多数车型机盖铰链不采用防撞结构,车辆在正碰时,机盖易脱离车体造成行人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盖铰链防撞结构,目的是车辆碰撞时避免机盖脱离车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发动机盖铰链防撞结构,包括铰链固定页和铰链活动页,铰链活动页与发动机盖连接,铰链固定页固定于车身骨架上,铰链活动页通过转轴与铰链固定页连接,所述铰链固定页设有限位开口,所述铰链活动页设有可与限位开口钩合限位的防撞钩。
所述铰链固定页的转轴连接端和限位开口分别设于铰链固定页的两端。
所述限位开口为U型开口。
所述U型开口的槽深为1-3mm。
所述防撞钩为包括一体成型的连接段和钩合段,连接段与铰链活动页的连接端设有加强筋,连接段与钩合段连接形成折弯结构。
所述铰链固定页的侧面设有减重孔。
所述铰链固定页的内外侧面均设有加强筋。
所述铰链活动页的侧面设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铰链开发成本不变或增加很少的前提下,通过改变铰链局部结构,有效减小车辆正面碰撞和侧面碰撞时机盖的位移量或机盖脱离车体导致乘员或行人受伤;并在正面碰撞时,能够有效减小机盖的后移量,增加车辆被动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前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后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标记为:
1、铰链固定页,2、铰链活动页,3、限位开口,4、防撞钩,5、加强筋,6、减重孔,11、骨架固定面,12、固定页基体面,21、机盖固定面,22、活动页基体面,41、连接段,42、钩合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发动机盖铰链防撞结构,包括铰链固定页1和铰链活动页2,铰链活动页2与发动机盖连接,铰链固定页1固定于车身骨架上,铰链活动页2通过转轴与铰链固定页1连接,铰链固定页设有限位开口3,所述铰链活动页2设有可与限位开口3钩合限位的防撞钩4。车辆碰撞时,铰链活动页的防撞钩会与限位开口卡钩在一起,进而限制与铰链活动页连接的发动机盖的位移量,起到有效减小机盖后移量,同时由于钩合作用,能够避免机盖脱离车体造成行人伤害的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418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