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测试电动尾门产品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43707.X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82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谢春华;唐诗丙;王学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智在前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2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板 电动尾门 尾门 测试 车身 电动撑 底盘 球头 滑动连接 调节杆 配重块 上端 撑杆 拉锁 上电 锁环 检测 | ||
1.一种测试电动尾门产品的装置,包括被检测的电动撑杆(1)、底盘模拟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模拟板(2)上安装有调节杆(3)、车身模拟板(4),所述车身模拟板(4)的上端安装有尾门模拟板(5),所述电动撑杆(1)的两端通过球头(6)与车身模拟板(4)、尾门模拟板(5)滑动连接,所述尾门模拟板(5)上安装有配重块(7)。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测试电动尾门产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模拟板(5)的一端与所述车身模拟板(4)转动连接,所述尾门模拟板(5)的另一端安装有上电吸固定件(8),所述配重块(7)位于所述车身模拟板(4)的上端,所述配重块(7)与所述车身模拟板(4)可逆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测试电动尾门产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模拟板(2)通过脚垫(9)放置于底面上,所述脚垫(9)的数量为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测试电动尾门产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3)的一端与所述车身模拟板(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盘模拟板(2)连接,所述调节杆(3)为插嵌滑动连接的两个金属杆,所述调节杆(3)的两根金属管之间通过调节件(10)连接,所述调节件(10)呈环状结构,两根金属管之间插嵌连接,所述调节件(10)与外侧的金属管轴承连接,所述调节件(10)与内侧的金属管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测试电动尾门产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6)为万向连接件,所述车身模拟板(4)、尾门模拟板(5)上设有滑道(11),所述球头(6)嵌入所述滑道(11)内与所述车身模拟板(4)、尾门模拟板(5)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测试电动尾门产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模拟板(4)呈“L”形结构,所述车身模拟板(4)的“L”形结构的两条边之间、所述车身模拟板(4)的两条边与底盘模拟板(2)之间、车身模拟板(4)与尾门模拟板(5)之间均通过转向轴承(12)实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测试电动尾门产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模拟板(4)的“L”形结构与所述尾门模拟板(5)整体形成环状结构,所述车身模拟板(4)的两端、尾门模拟板(5)的两端分别通过电吸组件、所述转向轴承(12)实现连接,所述电吸组件包括拉锁锁环(13)、所述上电吸固定件(8),所述拉锁锁环(13)与所述上电吸固定件(8)可逆固定连接,所述拉锁锁环(13)通过拉锁电机(14)实现驱动,所述拉锁电机(14)与所述拉锁锁环(13)之间通过拉锁软轴(15)实现连接,所述拉锁电机(14)、拉锁锁环(13)、拉锁软轴(15)均固定于所述车身模拟板(4)“L”形结构水平边的顶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智在前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辽宁智在前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4370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叠光扩散板用实验研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螺栓制造用质量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