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磨泵体内衬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53363.0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83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肖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拓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F04D2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护板 耐磨泵 前护板 内衬 护板 本实用新型 体内 内侧壁 叶轮 叶轮吸入口 扬程 耐磨内衬 叶轮径向 叶轮轴 泵体 护套 包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磨泵体内衬,包括包围叶轮径向空间的护套和位于叶轮轴向两侧的护板,其中位于叶轮吸入口侧的护板为前护板,另一侧的护板为后护板,所述前护板的内侧壁上设有前护板内衬,所述后护板的内侧壁上设有后护板内衬;所述前护板内衬或后护板内衬的径向尺寸为叶轮直径的0.9‑1.3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耐磨泵体内衬,其结构巧妙,可显著提高耐磨泵的使用扬程,同时可以提高泵体耐磨内衬的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转动力泵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磨泵体内衬。
背景技术
在选矿和冶炼等行业,经常要用离心泵输送一些有磨蚀性的固液两相流,这时常选用渣浆泵。为降低使用成本,渣浆泵常做成双壳泵,即泵体由可拆分的外壳和内衬两层材料组成,外壳为金属材料,通常采用灰铁、球墨铸铁等成本较低的材料制造;内衬采用耐磨材料制造,常见的耐磨材料有Cr26,Cr15Mo3 等耐磨合金,也有采用橡胶的,其中橡胶应用于制造渣浆泵内衬已有100年左右历史,图8是一种典型橡胶耐磨内衬的剖视图,耐磨内衬由橡胶材质的前内衬100’和后内衬200’组成。由于橡胶价格低廉且有极好的弹性和很好的耐磨性能,因而受到较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有大颗粒(一般是指粒度在1-10mm的颗粒)的球磨机排矿浆料输送等有广泛的应用;但衬胶泵的缺点也十分明显,就是橡胶的抗刮伤能力差和高速性能差,所谓抗刮伤性能差是指当矿石的硬度较高或当颗粒有尖锐的棱角时,易造成橡胶材料被刮伤脱落,使其寿命大大缩短,所谓高速性能差是指即当叶轮的圆周线速度超过某一临界值后(橡胶一般是 30m/s左右),过流件的磨损速度会出现急剧升高。由于叶轮的线速度受到临界流速的限制,导致衬胶泵不能用于高扬程的工况,一般其应用扬程不超过40米。
陶瓷材料有很好的高速性能和抗刮伤能力,但成形困难,不易做成形状复杂的泵体。随着陶瓷工艺技术的提高,现已有部分耐磨陶瓷内衬的渣浆泵已得到应用;但应用在有大颗粒的工况效果并不理想,同时由于其成本较高,应用中普遍存在在性价比较低的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耐磨泵体内衬存在寿命短、使用成本较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可显著提高耐磨泵的使用扬程,同时可以提高泵体耐磨内衬的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磨泵体内衬,包括包围叶轮径向空间的护套和位于叶轮轴向两侧的护板,其中位于叶轮吸入口侧的护板为前护板,另一侧的护板为后护板,所述前护板的内侧壁上设有前护板内衬,所述后护板的内侧壁上设有后护板内衬;所述前护板内衬或后护板内衬的径向尺寸为叶轮直径的0.9-1.3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护套的制作材料为橡胶;所述前护板内衬的制作材料为耐磨陶瓷或复合耐磨材料;所述后护板内衬的制作材料为橡胶、耐磨陶瓷或复合耐磨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前护板的外侧壁上设有前护板骨架,所述后护板的外侧壁上设有后护板骨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前护板和前护套为分体式结构,所述前护板内衬的外侧粘接有金属材质的前护板骨架;所述前护板内衬的制作材料为复合耐磨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后护板和后护套为分体式结构,所述后护板内衬的外侧粘接有金属材质的后护板骨架;所述后护板内衬的制作材料为复合耐磨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前护板内衬与前护板骨架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层;
或者,所述后护板内衬与后护板骨架之间设置有第二缓冲层;
或者,所述前护板内衬与前护板骨架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层,所述后护板内衬与后护板骨架之间设置有第二缓冲层;
所述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的材质为橡胶、聚氨酯或复合耐磨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拓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拓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533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旋串联式散热风扇外框罩壳
- 下一篇:一种结构改进的排潮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