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化成温控装置和配置该装置的电池化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62679.6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70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娄豫皖;许玉林;王爱淑;杨加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安靠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17;H01M10/63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程东辉 |
地址: | 215026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流 电池化成 温控装置 电池化成设备 驱动组件 液流通道 电池容纳孔 贯通设置 换热流体 间隔布置 循环水管 换热器 相向面 化成 配置 贴靠 成型 电池 容纳 流通 申请 配合 | ||
1.一种电池化成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左液流板(1),
右液流板(2),以及
用于带动所述左液流板(1)和所述右液流板(2)相互远离/相互靠近的驱动组件;
所述左液流板(1)和右液流板(2)内均分别贯通设置有用于流通换热流体的液流通道,所述液流通道通过循环水管(7)与换热器(6)相连接,所述左液流板(1)与所述右液流板(2)的相向面均分别成型有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凹槽,当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左液流板(1)和所述右液流板(2)相互靠近而贴靠在一起后,所述左液流板(1)上的所述凹槽与所述右液流板(2)上的所述凹槽相互对接配合而形成用于容纳待化成电池的电池容纳孔(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化成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半圆型凹槽,所述电池容纳孔(3)为圆柱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化成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为气缸、液压缸或电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化成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槽壁处覆有柔性保护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化成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液流板(1)和所述右液流板(2)均为矩形板,所述凹槽沿着所述矩形板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液流通道的进液接口(4)和出液进口(5)分别设置于所述矩形板的长度两端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化成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流通道由若干条连接在所述进液接口(4)和所述出液进口(5)之间微流道构成;或者,所述矩形板具有中空内腔,所述中空内腔形成所述液流通道。
7.一种电池化成设备,包括化成柜,所述化成柜包括用于定位待化成电池上端部的上夹具以及用于定位待化成电池下端部的下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电池化成温控装置,所述左液流板(1)和所述右液流板(2)布置在所述上夹具和所述下夹具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化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管(7)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换热流体流速的水泵(8),所述左液流板(1)和/或所述右液流板(2)设置有温度探头(9),所述温度探头(9)、所述换热器(6)和所述水泵(8)均与温控电路板(10)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化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液流板(1)和所述右液流板(2)设置有至少两对,所述循环水管(7)包括直接连接所述换热器(6)的进液口和出液口的主循环管以及直接连接所述主循环管的至少两路支循环管,每对所述左液流板(1)和所述右液流板(2)的液流通道分别串接于对应的所述支循环管上。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化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化成柜的充电电源为直流电源,所述上夹具和所述下夹具之间的各只电池串联连接,每只所述的正极端均串联一开路继电器,每个所述开路继电器的另一端以及与该开路继电器对应连接的所述电池的负极端之间并联一短路继电器,每只所述电池的正极端和负极端之间均并联有电压采集电路,所述电压采集电路与所述短路继电器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安靠电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安靠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6267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新型动力电池包胶定位机构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负压化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