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中穿梭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74449.1 | 申请日: | 201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83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胡祥涛;彭超;陈帝江;张祥祥;李赞澄;赵晖;周杨;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5G25/06 | 分类号: | B65G25/06 |
代理公司: | 合肥昊晟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3 | 代理人: | 王林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字形轨道 卷绕机构 穿梭车 本实用新型 取料机构 行走机构 空间问题 轻载运输 上下运动 物料传输 物料配送 物流传输 悬吊 契合 精密 轨道 运输 优化 | ||
1.一种空中穿梭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工字形轨道、设置在工字形轨道上的行走机构、设置于工字形轨道下的卷绕机构以及设置于卷绕机构之下的取料机构;所述行走机构沿工字形轨道行走并带动卷绕机构和取料机构运动,所述卷绕机构带动取料机构上下运动;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走驱动件、传动件、穿梭车车轮、水平导向件、竖直导向件、转向件和调整件,所述行走驱动件驱动传动件带动穿梭车车轮转动,所述水平导向件设置在穿梭车车轮的上方并与穿梭车车轮所在的平面相垂直,所述穿梭车车轮对称分布在工字形轨道的竖立面两侧且与工字形轨道的底部内水平面相接触,所述竖直导向件设置在工字形轨道的底部的外水平面上且与穿梭车车轮所在的平面相平行,所述转向件位于竖直导向件之下,所述调整件垂直在转向件的下方,所述调整件连接在卷绕机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中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中,穿梭车车轮有两组,一组包括对称在工字形轨道两侧的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另一组包括对称在工字形轨道两侧的第二从动轮和第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和第三从动轮上分别具有一个水平导向件,每个水平导向件均包括两个与工字形轨道的竖立面相接触的水平导向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中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导向件至少有四个,分别设置在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和第三从动轮之下,且紧贴于工字形轨道的底部的外水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中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包括主传动轮、传动带、主动转轴和从传动轮,所述主传动轮连接在行走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传动带分别套接主传动轮和从传动轮,所述主动转轴由从传动轮驱动,所述主动轮与主动转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中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机构包括卷绕驱动件、卷绕筒、卷绕丝杆、导向轴、多根卷绕绳和多个导向轮组件;多根卷绕绳的一端分别固定并缠绕在卷绕筒上,另一端穿过对应的导向轮组件后吊装取料机构,所述卷绕驱动件驱动卷绕筒转动,所述卷绕丝杆装设在卷绕筒的中心,所述导向轴沿卷绕筒的轴向设置在卷绕丝杆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空中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筒通过卷绕支座固定在卷绕底座上,所述卷绕机构还包括压紧轮,所述压紧轮至少有两个,所述压紧轮的端部连接在卷绕支座上,压紧轮压持于卷绕筒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空中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每个导向轮组件包括至少两个U型槽滚轮,相邻U型槽滚轮沿其轴线相互垂直设置,U型槽滚轮通过滚轮支座固定在卷绕底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空中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机构还包括张紧检测机构,所述张紧检测机构包括张力检测轮、移动滑块、接触开关和张紧轮;所述张力检测轮和移动滑块相连接,移动滑块和接触开关相连接,所述张紧轮和张力检测轮相对设置,卷绕绳依次穿过张紧轮和张力检测轮后连接到导向轮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中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机构包括取料底座,所述取料底座上开设与待抓取物形状相匹配的取料通孔,沿取料通孔的外周分别设有取料驱动件、至少三个同步带轮、同步带和抓手;所述取料驱动件连接其中的一个同步带轮,相邻的同步带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实现同步传动,所述抓手的数目与同步带轮相匹配,所述抓手的一端与同步带轮同轴装配,另一端悬空,各个抓手的悬空端转动至取料通孔上方形成用于夹持的夹取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中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梭车的顶部设置有自动充电机构,所述自动充电机构包括充电轨道、充电座、充电驱动件、充电推杆、提升杆、压缩件、充电柱;所述充电座卡持在充电轨道上并沿充电轨道滑行,所述充电驱动件固定在充电座上并驱动充电推杆上下运动,所述提升杆固定在充电推杆的顶部,所述提升杆的两端与充电柱的首端通过压缩件连接,所述充电柱的末端穿过充电座后通过电极连接待充电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7444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墙体材料模具槽的推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往复运行的机械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