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散热的客车散热器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87172.6 | 申请日: | 201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7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勇;林昌建;刘良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长兴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4 | 分类号: | B60K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器 散热板 转动板 进风板 转动轴 风机 本实用新型 传动杆 客车 散热 罩壳 转动 空气降温 扭矩弹簧 气流吹动 上进风口 防尘网 固定板 进风孔 热空气 灌入 节流 壳体 框体 排出 送入 行进 释放 进口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散热的客车散热器门,包括第一散热板、框体、壳体、防尘网、第一风机、第一罩壳、第二罩壳、第二风机、固定板、第一转动轴、转动板、传动杆、第二转动轴、第三转动轴、第二散热板、进风板、进风孔和扭矩弹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第一散热板的背部安装进风板,通过进风板上进风口的进口的直径大于出口的直径,形成了节流效应,使空气的的温度下降,使其无需电力即可将空气降温,再由第一风机将降温后的空气送入散热器内,客车行进时,两侧气流吹动转动板使转动板在转动的同时转动板通过传动杆带动其他第二散热板转动,减少受到外来风的灌入,使散热器释放的热空气的更好的排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散热器门,具体是一种便于散热的客车散热器门,属于客车散热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客车散热器由进水室、出水室及散热器芯等三部分构成。冷却液在散热器芯内流动,空气在散热器外通过。热的冷却液由于向空气散热而变冷,冷空气则因为吸收冷却液散出的热量而升温。而散热器的空气流通是通过散热器门上的散热孔进行空气的转换与散热。
现阶段客车所使用的散热器门一般只是在门上开有若干散热孔进行散热,这种散热方式在将散热器内的热空气排出的效率比较低,同时在客车行进中外部空气会不停通过散热孔灌注进散热器内,虽然起到一定散热效果,但是同时阻碍了热空气的排出,而在天气炎热时,外部空气温度较高,流入散热器内会降低气冷的散热效果。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便于散热的客车散热器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散热的客车散热器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便于散热的客车散热器门,包括从左到右安装于框体内的进风装置与出风装置;
所述进风装置包括第一散热板、进风板和第一风机,所述框体的一侧安装壳体,所述壳体的正面固定连接若干第一散热板,所述第一散热板的背部安装进风板,且进风板的两侧固定连接壳体,所述进风板上开有若干进风孔,且进风孔均匀分布于进风板上,所述进风板背部安装第一罩壳,且第一罩壳两侧固定连接壳体的两侧侧壁,所述第一罩壳内安装第一风机,所述第一罩壳的背部安装防尘网,且防尘网两侧固定连接壳体的两侧侧壁;
所述出风装置包括转动板、传动杆、第二散热板和第二风机,所述转动板安装于框体上不与壳体相接触的一侧侧壁,所述转动板顶部与底部固定连接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框体的顶部与底部内壁,所述转动板底部固定连接的第一转动轴上安装扭矩弹簧,所述转动板顶部表面靠近背部边缘处通过第三转动轴转动连接传动杆的一端,所述传动杆上等距安装若干第三转动轴,且每个第三转动轴的底部均转动连接第二散热板的顶部,所述第二散热板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顶部转动连接框体的顶部内壁,所述第二散热板的底部中心处转动连接框体的底部内壁,所述第二散热板的背部安装两个第二罩壳,两个所述第二罩壳相接面为固定连接,且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壳体的一侧侧壁和固定板一侧侧壁,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框体的背部侧壁,所述第二罩壳内安装第二风机。
优选的,所述进风孔的两端分别为一大圆口和一小圆口,且大圆口朝向第一散热板,小圆口相较于大圆口要远离第一散热板。
优选的,所述转动板的可转动角度为正负三十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风机的送风方向朝向远离框体的方向,而第二风机的送风方向朝向靠近框体的方向。
优选的,所述进风孔上小圆口的直径是大圆口的五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进风装置距离客车车头的位置要比出风装置距车头的位置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长兴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长兴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871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前端冷却模块
- 下一篇:一种便于防尘的汽车散热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