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光通量密度的LED发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97023.8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39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丰;黄泓豪;陈必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吉来特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64 | 分类号: | H01L33/64;H01L33/58;H01L33/48;H01L25/075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谢世玉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中国(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基板 散热基板 光源组件 镀镍层 光通量 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 焊接 一体成型的 工厂照明 焊接连接 内部区域 散热鳍片 透镜组件 外部区域 焊接面 基板 连通 电源 锻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提高光通量密度的LED发光装置,包括电源、散热器、光源组件以及位于光源组件前方的透镜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具有光源基板以及焊接连接在光源基板上的若干个LED晶粒,所述光源基板采用正负分离式基板;所述散热器为采用冷锻造一体成型的散热基板以及连接在散热基板上的散热鳍片;所述散热基板和光源基板的焊接面上还均形成有镀镍层,所述散热基板或光源基板的焊接面上还形成有连通焊接面内部区域和外部区域的沟槽,所述沟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镀镍层的厚度,并且所述沟槽的深度小于镀镍层和散热基板/光源基板的厚度之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内光通量的强度,满足工厂照明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发光装置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提高光通量密度的LED发光装置,其还可以进一步解决光均匀度以及重叠影的问题。
背景技术
LED发光装置的每一次功率,尤其是单位面积内光通量大小(即光密度)的提升,都必须同步优化其随之带来的散热难度,如果LED 发光装置中LED晶粒的散热性能没法和功率同步提升,那么整个LED 发光装置将无法实际投入使用。
现有技术中的LED发光装置,由于上述限制,要么是采用分散布置的LED晶粒,要么是功率较小,如此使得灯光的光通量密度一直无法有效提升,又进一步还存在均匀性较差以及容易产生重影的缺陷,存在改进空间。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光通量密度的LED发光装置,其采用光源组件的布局方式,再结合新型正负分离的导热方式,最新降低焊锡空洞率的加工方式以及散热器的冷锻造加工方式,从而大幅提高整个LED发光装置的光通量密度。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提高光通量密度的LED发光装置,包括电源、散热器、光源组件以及位于光源组件前方的透镜组件;
其中,所述光源组件具有光源基板以及焊接连接在光源基板上的若干个LED晶粒,所述光源基板采用正负分离式基板;所述散热器为采用冷锻造一体成型的散热基板以及连接在散热基板上的散热鳍片;所述散热基板和光源基板的焊接面上还均形成有镀镍层,所述散热基板或光源基板的焊接面上还形成有连通焊接面内部区域和外部区域的沟槽,所述沟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镀镍层的厚度,并且所述沟槽的深度小于镀镍层和散热基板/光源基板的厚度之和。
进一步,所述散热基板的焊接面上形成有网格式沟槽、十字线沟槽或者太阳放射线沟槽。
进一步,所述散热基板分为基板本体和镶块,所述基板本体形成有供镶块嵌设其内的凹槽,所述镶块表面形成有镀镍层,所述镀镍层上形成有沟槽。
进一步,所述正负分离式基板具有导电导热正极板、导电导热负极板以及位于导电导热正极板和导电导热负极板之间的沟槽,所述导电导热正极板与LED晶粒的阳极电热相连,该导电导热负极板与LED 晶粒的阴极电热相连;所述导电导热正极板和导电导热负极板下方还设置有绝缘耐压层,所述绝缘耐压层选自氮化铝或氧化铝或石墨稀;所述绝缘耐压层下部还设置有镀镍层,或者在所述绝缘耐压层下部先设置一层铝板,再在铝板下部设置一层镀镍层。
进一步,所述透镜组件所述透镜组件包括复眼透镜以及与复眼透镜一体成型或分体成型的反光罩,所述复眼透镜位于光源组件的正前方,所述反光罩绕着复眼透镜周缘呈环形体,所述反光罩罩设在光源组件外围以将光源组件发出的余光折射到复眼透镜中去。
进一步,所述透镜组件还包括一体成型在反光罩外围的环形外壳,所述环形外壳上形成有供螺钉将环形外壳固定光源组件前方的安装孔,所述环形外壳上还安装有防尘防水硅胶圈。
进一步,所述复眼透镜在靠近光源组件一侧形成有锥形表面,所述锥形表面的顶点位于光源组件的中心的正前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吉来特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吉来特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970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耐候性的LED引线框架
- 下一篇:一种用于旋涂工艺的太阳能电池掩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