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晶硅还原炉进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07715.6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56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余涛;冉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3/035 | 分类号: | C01B33/03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学强;罗满 |
地址: | 6148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腔 进气支管 进气主管 盘型 缓流板 多晶硅还原炉 进气结构 本实用新型 端部连接 炉体内部 喷嘴 还原炉 缓冲层 带通 炉体 连通 阻挡 穿过 占用 替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晶硅还原炉进气结构,包括进气主管,所述进气主管端部连接有盘型空腔,所述盘型空腔上方设有不少于两根进气支管,所述进气支管穿过炉体底部后与设置在炉体内部的喷嘴连通;所述盘型空腔内设有带通孔的缓流板,所述进气主管和进气支管分设在缓流板两侧。通过设置带有缓流板的盘型空腔来替代空腔缓冲层,只需占用较小的空间即可减缓进气主管输送来的气体的流速,使其更加平稳均匀地输送到每根进气支管中,大大降低了对还原炉上其他管路的阻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晶硅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多晶硅还原炉进气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多晶硅生产工艺主要采用的是改良西门子法。改良西门子法能兼容电子级和太阳能级多晶硅的生产,具有技术成熟、适合产业化生产等特点,是目前多晶硅生产普遍采用的首选工艺技术。其原理为在1100℃左右的高纯硅芯上用高纯氢还原高纯三氯氢硅,生成多晶硅沉积在硅芯上。
多晶硅还原炉是西改良门子法生产多晶硅的核心设备之一,多晶硅还原炉中的进气管由一条进气主管以及多条与进气主管连接的进气支管组成。由于各条进气支管到进气主管的距离长短不同,因此从进气主管中输送来的混合气体在一定压力下进入各根进气支管时流速会有快有慢,导致炉体内的混合气体分布不均。
请参考图1,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现有的解决方法是在进气主管1与进气支管3之间设置有一个空腔缓冲层5,当进气主管1中的气体进入空腔缓冲层5后流速变缓,部分动压转换为静压,从而使气体能够更加均匀地从各根进气支管3流入炉体4中。问题在于,炉体4周围除进气管外还设有出气管、冷却水管等部件,在炉体4下方设置空腔缓冲层5占用了较大的空间,对其他管路设备造成阻挡,不利于后续的使用和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多晶硅还原炉进气结构,通过设置带有缓流板的盘型空腔来替代空腔缓冲层,只需占用较小的空间即可减缓进气主管输送来的气体的流速,使其更加平稳均匀地输送到每根进气支管中,大大降低了对还原炉上其他管路的阻挡。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晶硅还原炉进气结构,包括进气主管,所述进气主管端部连接有盘型空腔,所述盘型空腔上方设有不少于两根进气支管,所述进气支管穿过炉体底部后与设置在炉体内部的喷嘴连通;所述盘型空腔内设有带通孔的缓流板,所述进气主管和进气支管分设在缓流板两侧。
优选的,所述盘型空腔和缓流板为圆柱形,所述进气主管在盘型空腔的轴线位置与盘型空腔连接。
优选的,所述盘型空腔和缓流板水平设置。
优选的,所述通孔在缓流板上关于缓流板的轴线呈轴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进气支管关于盘型空腔的轴线呈轴对称设置,所述进气支管与通孔错位设置。
优选的,所述通孔靠近进气主管一侧的孔径小于靠近进气支管一侧的孔径。
优选的,所述进气主管与盘型空腔连接的端部为内径逐渐变大的漏斗结构。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在进气主管和进气支管之间设置盘型空腔,从进气主管输入的气体冲击到缓冲板上,气体的动能被抵消掉;然后气体在气压的作用下从通孔经过缓冲板,进入盘型空腔靠近进气支管的一侧。由于气体输送过程中具有的动压已被消耗掉,所以在静压作用下可以相对均匀地进入各根进气支管中,保证炉体内气体混合均匀。
进气主管设置在盘型空腔的轴线上以及盘型空腔和缓流板水平设置,均可以使气体从进气主管输送到盘型空腔后,更加均匀地扩散到整个空腔中,避免因为和进气主管的距离太远导致没法得到足够的气体供给。
进气主管设置在缓流板的轴线上,通孔关于缓流板的轴线对称设置,通过每个通孔流向进气支管的气体量能更加趋于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077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高得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四氟化硅的纯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