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摆动扭矩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22396.6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45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金强;商月;冯亚磊;李炜;张天浩;田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百川智能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9/00 | 分类号: | F16H49/00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明淑娟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摆线齿轮 输出法兰 本实用新型 摆动扭矩 发生器 内齿圈 销轴孔 齿数 销轴 表面热处理 热处理变形 圆筒状结构 齿面硬度 电磁线圈 电磁转矩 间隔设置 空间磁场 磨削加工 强度增加 体积增大 线圈安装 延长寿命 转换装置 摆线齿 分体盘 偏心套 中心孔 磁铁 耐磨 均布 轴套 组装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转矩转换装置,尤其是一种电磁摆动扭矩发生器,它包括输出法兰,摆线齿轮,外壳,输出法兰的外侧呈圆筒状结构,输出法兰的内侧均布有销轴,摆线齿轮的上间隔设置有磁铁和销轴孔,销轴置于销轴孔内,摆线齿轮置于外壳内,外壳上安装有电磁线圈,外壳的上设置有与摆线齿轮配合的内齿圈,且内齿圈齿数多于摆线齿轮齿数,外壳上的轴套通过偏心套与摆线齿轮的中心孔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输出法兰和摆线齿轮采用分体盘组装而成,方便进行摆线齿面表面热处理和磨削加工,提高齿面硬度、缩小热处理变形、增强耐磨强度、延长寿命;而且线圈安装在外壳的内部,线圈的体积增大,空间磁场强度增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转矩转换装置,尤其是一种电磁摆动扭矩发生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磁转矩转换装置种类有摆线传动和行星轮传动等不同种类,摆线针轮转换装置具有结构紧凑、不易损坏等优点,但是存在负荷不能太大,中心轴是容易断,拆装麻烦的缺陷,而行星减速机能够承载的负荷较大,但是存在结构不够紧凑传动距离较长的缺陷,不适合用在安装体积有限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齿面硬度高、耐磨损的一种电磁摆动扭矩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磁摆动扭矩发生器,包括输出法兰,摆线齿轮,外壳,输出法兰的外侧呈圆筒状结构,输出法兰的内侧均布有销轴,摆线齿轮的上间隔设置有磁铁和销轴孔,销轴置于销轴孔内,摆线齿轮置于外壳内,外壳上安装有电磁线圈,外壳上设置有与摆线齿轮配合的内齿圈,且内齿圈齿数多于摆线齿轮齿数,外壳上的轴套通过偏心套与摆线齿轮的中心孔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输出法兰和摆线齿轮采用分体盘组装而成,方便进行摆线齿面表面热处理和磨削加工,提高齿面硬度、缩小热处理变形、增强耐磨强度、延长寿命;而且线圈安装在外壳的内部,线圈的体积增大,空间磁场强度增加。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优选方案是:
外壳上装有压盖。
外壳的轴套上套装有中心套,中心套外部套装有偏心套。
摆线齿轮的齿数与内齿圈齿数差为单齿差。
轴套输出端设置有轴承,轴承外侧设置有轴承挡圈,轴承挡圈嵌入输出法兰外侧的卡槽内。
偏心套的一侧输出端设置有挡圈,挡圈嵌入摆线齿轮的卡槽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摆线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主视图;
图5为输出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轴承挡圈1;轴承2;输出法兰3;销轴301;挡圈4;摆线齿轮5;磁铁501;螺钉502;销轴孔503;外齿圈504;中心套6;偏心套7;外壳8;轴套801;内齿圈802;电磁线圈803;压盖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百川智能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唐山百川智能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223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