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进气消声系统及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24919.0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96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杨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2 | 分类号: | F02M3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401135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声器 涡轮增压器 进气消声 空气滤清器 相通 进气口 出气端 出气口 进气端 中冷器 涡轮 压气 发动机 出气口侧 机舱空间 进气噪声 汽车部件 冷器 气管 申请 汽车 | ||
本申请涉及汽车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进气消声系统及发动机。该进气消声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涡轮增压器和中冷器,还包括:第一高频消声器,进气端与空气滤清器的出气口相通,出气端与涡轮增压器的进气口相通;第二高频消声器,第二高频消声器的进气端与涡轮增压器的出气口相通,第二高频消声器的出气端与中冷器的高压侧气管相通。本申请所提供的进气消声系统,在机舱空间紧张的情况下,在靠近涡轮增压器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侧分别设置了第一高频消声器和第二高频消声器,第一高频消声器位于空气滤清器与涡轮增压气之间,第二高频消声器位于涡轮增压气与中冷器之间,达到了抑制进气噪声的目的,提高了汽车的品质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进气消声系统,还涉及一种发动机。
背景技术
近年市场对汽车噪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发动机进气噪声是传统汽车的主要噪声源之一。
对于增压发动机而言,进气噪声主要为增压器产生的高频噪声,现有技术中的发动机进气系统均没有设计有效的消声结构,导致汽车行驶过程中噪声大,品质感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进气消声系统及发动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降低噪声,提高汽车品质。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进气消声系统,其包括空气滤清器、涡轮增压器和中冷器,还包括:
第一高频消声器,所述第一高频消声器的进气端与所述空气滤清器的出气口相通,所述第一高频消声器的出气端与所述涡轮增压器的进气口相通;
第二高频消声器,所述第二高频消声器的进气端与所述涡轮增压器的出气口相通,所述第二高频消声器的出气端与所述中冷器的高压侧气管相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高频消声器包括:
第一壳体;
第一芯管,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
第一端盖,设置在所述第一芯管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的进气端;
所述第一芯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第一芯管、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一端盖之间围成的区域分隔成至少一个第一内腔体;
所述第一芯管上设置有第一消声孔;
所述第一芯管的进气端与所述空气滤清器的出气口相通,所述第一芯管的内部通过所述第一消声孔与所述第一内腔体相通,所述第一芯管的出气端与所述涡轮增压器的进气口相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内腔体为四个,沿所述第一芯管的进气端向出气端分别为腔体一、腔体二、腔体三和腔体四;
所述腔体一与所述腔体二的体积相同;
所述腔体一与所述腔体二的体积均小于所述腔体三的体积;
所述腔体三的体积小于所述腔体四的体积。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形成有阶梯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芯管的进气端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空气滤清器的出气口相通,所述第一芯管的出气端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涡轮增压器的进气口相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芯管的内部相通;
所述进气消声系统还包括第一泄压管,所述第一泄压管的第一端与所述中冷器的低压侧气管相通,所述第一泄压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接头的另一端相通。
优选地,所述第二高频消声器包括:
第二壳体;
第二芯管,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249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进气管路组件
- 下一篇:一种用于发电机组的带油箱挡板的油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