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面向新轮轨列车的自动对中双轴转向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71416.9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64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钟志华;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德先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5/02 | 分类号: | B61F5/02;B61F5/24;B61F5/5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架模块 中枢轴 车厢 转向架主体 连接座 双轴转向架 轮轨列车 自动对中 轮轨 转轴 本实用新型 连接座端部 车厢中心 对称布置 轨道交通 轨道组件 配合状态 水平转动 转轴水平 轮系 挠曲 磨损 转动 配合 | ||
1.一种面向新轮轨列车的自动对中双轴转向架系统,包括安装在车厢(6)上的转向架主体,以及与转向架主体配合的一对轨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主体包括一对转向架模块(1),以及连接座(2)、中枢轴(3);
一对转向架模块(1)沿车厢(6)的中心线排列,所述连接座(2)通过中枢轴(3)安装在车厢(6)底侧,所述中枢轴(3)处于连接座(2)的中心位置且处于车厢中心线上;
所述转向架模块(1)的中心位置设有转轴(105),所述转向架模块(1)整体通过转轴(105)水平转动地安装在连接座(2)端部以及车厢(6)底侧,且两个转向架模块(1)的转轴(105)以中枢轴(3)为准对称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新轮轨列车的自动对中双轴转向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模块(1)包括承重轮轴座(101)、承重轮(102)、横向减震部件(103)、导向轮(104),所述承重轮(102)设有一对且分别布置在承重轮轴座(101)左右两端,两个承重轮(102)分别与两个轨道组件滚动配合,所述导向轮(104)设有两组且每组至少有两个,两组导向轮(104)以车厢中心线为准左右对称布置且连接在横向减震部件(103)上,两组导向轮(104)分别与两个轨道组件滚动配合,所述横向减震部件(103)能够以垂直于车厢中心线的方向进行弹性形变且驱使两组导向轮(104)分别压力抵触两个轨道组件,所述转轴(105)处于承重轮轴座(101)的中心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向新轮轨列车的自动对中双轴转向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轨道组件均包括导向轨道(4)、承重轨道(5),所述导向轮(104)的旋转轴线竖直设置且在导向轨道(4)上滚动,所述承重轮(102)的旋转轴线水平设置且在承重轨道(5)上滚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面向新轮轨列车的自动对中双轴转向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104)由轻质高强度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面向新轮轨列车的自动对中双轴转向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轮(102)由轻质高强度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面向新轮轨列车的自动对中双轴转向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轨道(4)的接触面竖直设置,所述承重轨道(5)的接触面水平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向新轮轨列车的自动对中双轴转向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减震部件(103)由剪刀叉连杆机构(103b)、弹簧阻尼组件(103a)组成,所述剪刀叉连杆机构(103b)能够以垂直于车厢中心线的方向进行伸缩,所述剪刀叉连杆机构(103b)与承重轮轴座(101)形成滑动副连接且该滑动副垂直于车厢中心线,所述剪刀叉连杆机构(103b)具有一个中心铰点且处于转轴(105)的轴线上,所述剪刀叉连杆机构(103b)通过中心铰点水平旋转地连接在承重轮轴座(101)上,所述弹簧阻尼组件(103a)与剪刀叉连杆机构(103b)相结合以使得剪刀叉连杆机构(103b)能够向两侧张紧,所述导向轮(104)安装在剪刀叉连杆机构(103b)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德先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同济大学;德先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7141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