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震效果好的汽车下托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73152.0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74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保林;王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淅川县林吉特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秦舜生 |
地址: | 47445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托臂 减震效果 托臂结构 主连接臂 球头 通孔 汽车 球头结构 润滑油 本实用新型 震动 滚动摩擦 汽车车身 钢球槽 进油管 连接臂 钢球 摇摆 过滤 轮胎 摩擦 汇聚 传递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的汽车下托臂装置,涉及下托臂技术领域。实现了汽车下托臂球头与轮胎间摩擦力减少的效果。该减震效果好的汽车下托臂装置,包括托臂结构和球头结构,所述球头结构位于托臂结构的内部,所述托臂结构包括主连接臂,所述主连接臂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凹槽远离第一通孔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主连接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臂。该减震效果好的汽车下托臂装置,使摇摆球头在传递震动的时候通过与钢球直接的滚动摩擦减缓汽车车身受到的震动,同时由进油管往钢球槽内部注入润滑油,进一步的减少球头的摩擦,润滑油由上而下会汇聚在过滤块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下托臂技术领域,特别的为一种减震效果好的汽车下托臂装置。
背景技术
悬架系统是指车身、车架和车轮之间的一个连接结构系统,而这个结构系统包含了避震器、悬架弹簧、防倾杆、悬吊副梁、下控臂、纵向杆、转向节臂、橡皮衬套和连杆等部件,而汽车下支臂是底盘悬挂系统重要组成部件,它将车身和车弹性地连接于一起,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通过下支臂将车桥和车架弹性连接,达到减缓汽车行驶中受到来自路面原因引发的冲击(力),从而保证乘坐的舒适性,衰减由于弹性系统引起的振动,传递来自各向(纵向、垂直或侧向)反力及其力矩,从而使车轮按一定的轨迹相对车身运动,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故下支臂对于车辆的舒服性、稳定性、安全性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是现代汽车十分重要的部件之一,由于悬挂系统的设计结构因车系不同而有不同,但现有的汽车下托臂结构通常使用三角臂一端的球头与轮胎的一侧连接来达到对车身的减震效果,而现有的汽车下托臂的球头内摩擦力较大,只能通过润滑油等减少摩擦力,效果相对较差,对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减震效果好的汽车下托臂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的汽车下托臂装置,该减震效果好的汽车下托臂装置,实现了汽车下托臂球头与轮胎间摩擦力减少的效果。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减震效果好的汽车下托臂装置,包括托臂结构和球头结构,所述球头结构位于托臂结构的内部。
所述托臂结构包括主连接臂,所述主连接臂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凹槽远离第一通孔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主连接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远离主连接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件,所述主连接臂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远离主连接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件,所述主连接臂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臂,所述第三连接臂远离主连接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安装件,所述第三安装件的内部开设有球头安装槽。
所述球头结构包括球壳,所述球壳底部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下球座,所述球壳的内部且位于下球座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上球座,所述球壳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螺纹层,所述下球座和上球座远离球壳内壁的一端开设有钢球槽,所述钢球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钢球,所述钢球槽的内部放置有摇摆球头,所述球壳的顶部且位于摇摆球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防尘罩,所述球壳的外侧且位于螺纹层的上方固定安装有进油槽,所述进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一端连通钢球槽的进油管,所述进油管位于进油槽的一端连通有进油阀门,所述钢球槽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过滤块,所述球壳的底部且位于过滤块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储油室,所述过滤块与储油室之间连通有输油管。
优选的,所述钢球与摇摆球头靠近钢球槽的一侧接触。
优选的,所述过滤块位于钢球槽的底部中心处,且过滤块的两侧和底部均为滤网结构。
优选的,所述球头安装槽的内壁上开设有螺纹,且球头安装槽的高度与螺纹层的高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形状与下托臂形状相同,凹槽的形状与下托臂形状为等腰三角形状,且第二通孔为长方形圆孔。
优选的,所述防尘罩为圆弧状,且该球头结构为轴对称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淅川县林吉特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淅川县林吉特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731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汽车后上托臂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动车的折叠摆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