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轮罩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01038.4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42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苟金远;李忠和;李书阳;刘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6 | 分类号: | B62D25/16;B62D2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焦烨鋆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定位器 前减震 前轮罩 轮罩 本实用新型 搭接区域 防腐性能 面面接触 延伸设置 组件整体 锈蚀 搭接面 前围板 右侧部 左侧部 搭接 铅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前轮罩组件,包括前减震支柱上定位器和轮罩本体,所述前减震支柱上定位器右侧部由上至下铅垂延伸设置有至少一个平面搭接面,所述前减震支柱上定位器通过所述平面搭接面面接触固定连接于所述轮罩本体左侧部,所述轮罩本体前侧固定连接于前围板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轮罩组件提升了前减震支柱上定位器与轮罩本体之间连接精度;提升前轮罩组件整体结构防腐性能,避免了搭接区域锈蚀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车身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前轮罩组件。
背景技术
前轮罩总成作为前悬挂系统最主要的安装结构,同时也是底盘的关键点。现有前轮罩总成中前轮罩本体与前减振支柱上定位器通过整圈弧面搭接焊接,且前减振支柱上定位器整体尺寸偏小,整体结构刚度弱,前减震器安装点动刚度弱。现有的前轮罩结构(如图1所示)存在以下不足:(一)前轮罩本体01与前减震支柱上定位器02通过弧面搭接焊接,匹配精度差,焊接后整体结构变形较不易控制,且在非焊接区域易出现电泳不充分造成锈蚀;(二)前减震支柱上定位器02Z向尺寸小,单排焊点搭接,且前轮罩本体 01型面简单,前轮罩结构整体结构刚度弱;(三)前减震支柱上定位器02 在与前轮罩本体01中间段为圆弧面搭接匹配,焊接尺寸和焊点质量差;(四) 前围板03与前轮罩本体01搭接的中间区域无支撑,前围板03刚度弱,NVH 性能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轮罩组件,其优点是提升了前减震支柱上定位器与轮罩本体之间连接精度;提升前轮罩组件整体结构防腐性能,避免了搭接区域锈蚀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轮罩组件,包括前减震支柱上定位器和轮罩本体,所述前减震支柱上定位器右侧部由上至下铅垂延伸设置有至少一个平面搭接面,所述前减震支柱上定位器通过所述平面搭接面面接触固定连接于所述轮罩本体左侧部,所述轮罩本体前侧固定连接于前围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轮罩组件还可以是:
所述前减震支柱上定位器右侧部由上至下铅垂延伸设置有三个所述平面搭接面。
所述前减震支柱上定位器前侧部和后侧部至少一侧上由上至下铅垂延伸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一筋条,所述前减震支柱上定位器通过所述第一筋条固定连接于所述轮罩本体前侧部和后侧部。
所述前减震支柱上定位器前侧部和后侧部上均由上至下铅垂延伸设置有至少一条所述第一筋条,所述前减震支柱上定位器通过所述第一筋条固定连接于所述轮罩本体前侧部和后侧部。
所述前减震支柱上定位器前侧部和后侧部上下均设置有三条所述第一筋条。
所述前减震支柱上定位器上部中心向外等角度延伸有至少一个第二筋条。
所述轮罩本体和所述前围板之间设置有前轮罩板支撑板,所述前轮罩板支撑板左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轮罩本体前侧,所述前轮罩板支撑板右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前围板上。
所述前轮罩板支撑板上横向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筋条。
所述前轮罩板支撑板左侧向左延伸设置有第一翻边,所述前轮罩板支撑板右侧向右延伸设置有第二翻边,所述前轮罩板支撑板左侧通过所述第一翻边固定连接于所述轮罩本体前侧,所述前轮罩板支撑板右端通过所述第二翻边固定连接于所述前围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010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雨水天挡泥效果好的汽车挡泥板
- 下一篇: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