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全自动配药设备的针帽卸除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12442.1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11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戴建伟;赵凌;龚卫勇;戴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擅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20 | 分类号: | A61J1/20;B23P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徐小蓉 |
地址: | 2012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手指 配药设备 针帽 本实用新型 驱动机构 注射器针帽 配液过程 占用空间 第一端 夹取部 适配 无菌 应用 保证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全自动配药设备的针帽卸除机构,所述针帽卸除机构包括基座以及两个机械手指;所述基座包括机械手指驱动机构,所述机械手指的第一端与所述机械手指驱动机构连接;两个所述机械手指的第二端均设置有相互适配的夹取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应用在全自动配药设备中,占用空间小;可以对注射器针帽进行自动卸除,保证了配液过程的无菌、安全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全自动配药设备的针帽卸除机构。
背景技术
机械手是能模仿人手臂、手指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进行抓取及运动,可代替人工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同时还能在有害坏境下工作。目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已逐步开始使用全自动配药设备来代替人工配液,不仅能保证配液人员在配液过程中的安全性,还能保证配液的无菌性,但现阶段的全自动配药设备中对于注射器针帽的卸取还停留在人工取帽后再进行自动配液,这样的配液方式存在注射器针头易被污染,配液过程没有完全达到无菌、安全的要求,增加配液过程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全自动配药设备的针帽卸除机构,该用于全自动配药设备的针帽卸除机构通过采用自动机构实现了配液过程中注射器针帽卸除的自动化及无菌化。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用于全自动配药设备的针帽卸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帽卸除机构包括基座以及两个机械手指;所述基座包括机械手指驱动机构,所述机械手指的第一端与所述机械手指驱动机构连接,两个所述机械手指的第二端均设置有相互适配的夹取部;两个所述机械手指在所述机械手指驱动机构的连接驱动下可在所述基座上相向或相背运动实现所述夹取部的开启和闭合。
所述机械手指呈杆状;所述机械手指的第二端垂直弯折,两个所述机械手指的第二端的端面相对设置;所述夹取部设置在所述机械手指的第二端的端面。
所述夹取部为弧形槽。
所述机械手指驱动机构包括直线导轨,所述机械手指与所述直线导轨之间构成滑动配合连接。
所述滑块机构的数目为二,两个所述机械手指的第一端分别与一个所述滑块机构连接。
在所述基座上开设有针帽回收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应用在全自动配药设备中,占用空间小;可以对注射器针帽进行自动卸除,保证了配液过程的无菌、安全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针帽卸除机构的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所示,图中标记1-6分别为:基座1、机械手指2、机械手指驱动机构3、针帽回收槽4、直线导轨5、夹取部6。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全自动配药设备的针帽卸除机构,该针帽卸除机构包括基座1以及两个机械手指2。两个机械手指2的第二端用于相互配合对注射器针帽进行夹持,在夹持过程中通过移动基座1即可实现注射器针帽的卸除。
具体的,基座1包括机械手指驱动机构3,机械手指驱动机构3包括直线导轨5,两个机械手指2分别设置在直线导轨5上且构成滑动配合,机械手指驱动机构3可驱动机械手指2沿着直线导轨5的轴线方向平移实现两个机械手指2的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从而驱动两个机械手指对注射器针帽进行夹取卸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擅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擅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124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配药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配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