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熔体直铸聚酯膜片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21908.4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7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郑兵;邱增明;章延举;肖海军;曹爱兵;金德辉;余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凯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7/01 | 分类号: | B29D7/01;B29K67/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刘凤钦;景丰强 |
地址: | 31441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熔体 本实用新型 终缩聚 模头 熔体过滤器 聚酯膜片 熔体输送 生产效率 压片机构 反应器 稳压泵 膜片 高粘聚酯熔体 过滤器 第二酯化釜 聚酯切片 聚酯熔体 流延铸片 能源消耗 生产步骤 生产设备 装置结构 酯化缩聚 预缩聚 酯化釜 聚酯 压片 定型 过滤 生产 | ||
一种熔体直铸聚酯膜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熔体过滤器;熔体输送稳压泵;模头;压片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终缩聚釜,将聚酯熔体的粘度提升到熔体直铸聚酯切片的要求,经过熔体过滤器、熔体输送稳压泵、模头和压片机构,使得从反应器出来的熔体可直接经过过滤器过滤后,输送至模头流延铸片,并压片定型,简化了膜片的生产步骤,提高膜片生产效率的同时还能降低能源消耗;且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生产设备通过第一酯化釜、第二酯化釜、预缩聚釜及第一终缩聚釜、第二终缩聚釜,结构设计合理,使得原料组分能充分酯化缩聚,生产高粘聚酯熔体,提高聚酯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聚酯膜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粘聚酯熔体直铸聚酯膜片的装置。
背景技术
聚酯是由多元醇和多元酸缩聚而得的聚合物总称,由于其性能优异,多被制成聚酯膜片、聚酯瓶胚、聚酯纤维等产品,已广泛用于化纤、塑料、薄膜等行业。其中,聚酯膜片是一种高分子塑料薄膜,因其综合性能优良而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由于我国生产量和技术水平仍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部分聚酯膜片仍需依靠进口。
传统聚酯膜片的生产工艺流程一般为:树脂干燥、挤出铸片、厚片的纵向拉伸、厚片的横向拉伸、收卷、分切包装等。如申请号为CN201610503054.9的发明专利申请《一种环保型聚酯薄膜生产工艺》(申请公布号为CN106142583A)公开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选料→混配→干燥→挤出铸片→纵向拉伸→横向拉伸→测厚→牵引收卷→分切。上述工艺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对原料进行干燥处理,减少PET分子的分解;通过采用分步法拉伸,先进行薄膜纵向拉伸,再进行薄膜横向拉伸,从而制得热稳定性好、收缩率小的薄膜;合理的参数使得产品的效果更佳,强化了产品的质量。
又如申请号为CN201210581383.7的发明专利《一种聚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授权公告号为CN103897357B)公开的聚酯薄膜的制造方法依次包括:将膜级聚酯切片与聚酯母粒进行预结晶和干燥处理;将膜级聚酯切片与聚酯母粒混合、熔融、挤出、铸片;纵向拉伸;横向拉伸;定型、收卷、分切。
传统的聚酯膜片的生产多先将制备出的聚酯熔体挤出后成型胶条,然后将胶条切成切片备用,待生产膜片时再将切片熔融后挤出铸片,这无疑会损耗更多的工时、能源,降低聚酯膜片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用于熔体直铸聚酯膜片的装置,以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熔体直铸聚酯膜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器,用于生产聚酯熔体;
熔体过滤器,具有与上述反应器的出料口相连通的进料端,用于过滤聚酯熔体;
熔体输送稳压泵,熔体输送稳压泵的入口端与熔体过滤器的出料端相连,用于输送熔体并稳定熔体压力;
模头,与熔体输送稳压泵的出口端相连,用于将熔体成型成厚片;
压片机构,设置在模头后侧,用于将厚片沿着横向、纵向方向挤压成膜片,并对膜片进行冷却定型。
作为改进,所述熔体输送稳压泵输送的熔体压力稳定在0.4±0.1~8±0.1MPa。
作为改进,所述熔体过滤器的过滤精度为10~60um。
所述压片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相互配合的压辊,各所述压辊中设有用于冷却膜片的冷却层。
改进,所述装置还依次包括有切边定型机构、牵引机构和收卷机构;所述切边定型机构设置在压片机构的后侧,用于切除从压片机构出来的膜片的不规整边料;所述牵引机构设置在切边定型机构的后侧,用于牵引膜片将膜片从切边定型机构引出;所述收卷机构设置在牵引机构的后侧,用于将膜片收卷成大卷母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凯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凯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219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展示的汽车玻璃维修用模具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快速智能载带粒子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