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络纱输送装置及输送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69736.8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82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山;王仁粮;赵为勇;查国庆;查向明;易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松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7/00 | 分类号: | B65G37/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许峰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铜陵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装置 纱区 自动络纱 出口端 回程区 进口端 输送设备 上轨道 本实用新型 托盘 循环输送 作业效率 布设 下轨道 减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络纱输送装置及输送设备,以减小输送装置占地面积,循环输送托盘,提高作业效率。所述自动络纱输送装置,包括去程区、插纱区和回程区;所述插纱区包括上下布设的上轨道和下轨道,去程区的出口端和插纱区的进口端连接,插纱区的出口端和回程区的进口端连接,回程区的出口端和去程区的进口端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落纱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自动络纱输送装置及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大多采用人工投递纱管或高成本的自动络筒机生产线。前者效率低,工作量大,且随着现代产业的发展,势必被自动化所淘汰。而后者,因为高额的采购成本、通用性差,不合适企业现有生产设备的自动化升级等缺点。现有自动化技术,均为平面式双轨道结构或非闭环式单轨道输送带了,前者为平面铺设轨道,最为常见,技术成熟,但也有横向占地面积大等缺点;而后者为非闭环式,换言之,即只输送不回收,因此若要回收形成循环闭环,则需要再增加其他设备辅助,效率低,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络纱输送装置及输送设备,以减小输送装置占地面积,循环输送托盘,提高作业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络纱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去程区、插纱区和回程区;所述插纱区包括上下布设的上轨道和下轨道,去程区的出口端和插纱区的进口端连接,插纱区的出口端和回程区的进口端连接,回程区的出口端和去程区的进口端连接。
作为优选例,所述上轨道和下轨道呈整体式结构。
作为优选例,所述上轨道和下轨道连接后呈环形。
作为优选例,所述插纱区的进口端和出口端都位于上轨道中;或者,所述插纱区的进口端位于上轨道中,插纱区的出口端位于下轨道中。
作为优选例,所述的自动络纱输送装置,还包括筛选机构和回程接入区,所述回程接入区连通去程区和回程区,所述筛选机构位于回程接入区前方。
作为优选例,所述筛选机构包括限位杆;限位杆至轨道的高度大于托盘的高度,且小于纱管至轨道的高度。
作为优选例,所述筛选机构包括传感器和第一岔道机构;传感器位于去程区的出口端,传感器用于检测托盘上是否有纱管;第一岔道机构连接在回程接入区、去程区和插纱区交叉处,且第一岔道机构连通去程区和插纱区,或者连通去程区和回程接入区。
作为优选例,所述的自动络纱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机构,第一限位机构位于插纱区,用于调控托盘的通行。
作为优选例,所述去程区包括供纱管装载子区、纱管生头子区和去程连接子区;所述供纱管装载子区的出口端与纱管生头子区的进口端连接,纱管生头子区的出口端与去程连接子区的进口端连接,去程连接子区的出口端与插纱区的进口端连接,供纱管装载子区的进口端与回程区的出口端连接。
作为优选例,所述的自动络纱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二限位机构,所述第二限位机构位于供纱管装载子区,用于调控空托盘的通行。
作为优选例,所述纱管生头子区为n个,n个纱管生头子区并联设置,纱管生头子区的进口端与供纱管装载子区的出口端连接,纱管生头子区的出口端与去程连接子区的进口端连接;n为大于1的整数。
作为优选例,所述n个纱管生头子区中,离供纱管装载子区最近的n-1个纱管生头子区的进口端分别设有第二岔道机构,所述第二岔道机构用于实现对托盘分流。
作为优选例,所述的自动络纱输送装置,还包括剔除机构,剔除机构位于纱管生头子区的出口端;剔除机构用于将生头不成功的纱管从托盘上拔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松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铜陵松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697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脐橙种植用脐橙运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RGV传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