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06176.9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62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易星;高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G17/052 | 分类号: | B60G17/052;B60G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地址: | 330098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盘 主动悬架 启动开关 汽车 作动器 方向盘 转弯 手动控制组件 操控稳定性 手把持 上端 减震器 本实用新型 驾驶舒适性 空气弹簧 组件连接 侧倾 拐弯 轮轴 下拉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轮轴、底盘、主动悬架组件、方向盘以及手动控制组件,手动控制组件第一启动开关、第二启动开关,以及与主动悬架组件连接的作动器。上述汽车,当汽车即将左拐弯时,驾驶员会将手把持方向盘的上端的第一启动开关,使作动器顶起底盘,使底盘向左倾,进而使主动悬架组件提前启动,从而通过减震器和空气弹簧调节主动悬架组件的刚度和底盘高度,使底盘保持稳定,减少转弯时的侧倾,提升汽车的转弯极限及操控稳定性,同理,汽车即将右拐时,驾驶员会将手把持方向盘的上端的第二启动开关,使作动器下拉底盘,进而使主动悬架组件提前启动,提升汽车的转弯极限及操控稳定性,进而提高驾驶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汽车的操稳性及乘坐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主动悬架因其可以实时、高效地调节悬架的阻尼和底盘高度,而被越来越受到重视。主动悬架具有控制底盘运动的功能。当汽车在制动或拐弯工况,由于惯性引起弹簧变形时,主动悬架会产生一个与惯性力相对的阻力,减少底盘位置的变化。
然而,实时、准确地获得交通路况信息是实现主动悬高效控制的关键所在。分析相关研究,主动悬架需要汽车在行驶时产生的惯性力引起弹簧变形,才会介入工作,故其有一定的反应时间,使得车辆的操稳性和舒适性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以解决汽车主动悬架介入工作需要反应时间而导致车辆的操稳性和舒适性变差的问题。
一种汽车,包括轮轴、底盘、设于所述轮轴和所述底盘之间的主动悬架组件,以及设于所述底盘驾驶区域的方向盘,所述主动悬架组件包括与分别设于所述轮轴两侧的两个减震器和两个空气弹簧,所述汽车还包括手动控制组件,所述手动控制组件包括间隔设于所述方向盘上端的第一启动开关、第二启动开关,以及与所述主动悬架组件连接的作动器,所述方向盘与所述第一启动开关和所述第二启动开关对应的位置均设有一个安装槽,所述第一启动开关和所述第二启动开关分别与所述作动器连接,所述作动器一端设于所述轮轴的一侧,另一端与所述底盘的下端连接,且所述作动器设于两个所述空气弹簧之间。
相较于现有技术,上述汽车,当汽车即将左拐弯时,驾驶员会将手把持方向盘的上端的第一启动开关,使作动器顶起底盘,使底盘向左倾,进而使主动悬架组件提前启动,从而通过减震器和空气弹簧调节主动悬架组件的刚度和底盘高度,使底盘保持稳定,减少转弯时的侧倾,提升汽车的转弯极限及操控稳定性,同理,汽车即将右拐时,驾驶员会将手把持方向盘的上端的第二启动开关,使作动器下拉底盘,进而使主动悬架组件提前启动,提升汽车的转弯极限及操控稳定性,进而提高驾驶舒适性。
进一步地,所述作动器的下端通过一个固定组件与所述轮轴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分别设于所述作动器两侧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一端与所述作动器枢转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自由末端通过多个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一端与所述作动器枢转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自由末端通过多个所述紧固件连接,所述轮轴夹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轮轴与所述作动器对应的位置间隔设有两个定位块,所述作动器设于两个所述定位块之间。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定位块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作动器的宽度。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定位块的内侧均设有一个橡胶垫。
进一步地,所述作动器的上端通过一个连接组件与所述底盘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的固定板和与所述固定板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作动器的上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作动器的底端设有一个柔性垫,所述柔性垫的长度大于所述作动器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启动开关和所述第二启动开关的横截面的形状均呈箭头型。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科技学院,未经江西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061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铝合金挂车悬挂座
- 下一篇:扭力梁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