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27113.1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0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凯;施政;郝显波;姚流伟;匡仁军;范建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3/04 | 分类号: | F16M13/04;F16M11/06;F16M11/18;F16H1/16;B60R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韩飞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转动 蜗轮蜗杆传动机构 啮合 垂直传动机构 水平传动机构 水平动力 水平转盘 传动 水平蜗杆轴 拆卸方便 传动结构 垂直动力 垂直蜗杆 垂直蜗轮 垂直转动 机构布置 皮带传动 水平蜗轮 水平转动 蜗轮蜗杆 传动链 电机轴 模块化 预置位 蜗杆 轴段 底座 紧凑 装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包括水平传动机构和垂直传动机构,水平传动机构包括底座、水平转盘及水平动力模块;通过水平蜗杆轴段转动带动水平动力模块和水平转盘一起沿着水平蜗轮周向作啮合水平转动;垂直传动机构包括U型支架、垂直动力模块及转动半球组件;通过垂直蜗杆轴段转动带动垂直蜗轮和转动半球组件一起作啮合垂直转动。本实用新型简化了传动结构,让蜗杆与电机轴形成一体,这种模块化的设计不仅使装配变得简单,而且减少了传动链,使蜗轮蜗杆的传动精度有了质的飞跃,传动精度完全可以媲美皮带传动,预置位精度小于0.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机构布置紧凑,安装拆卸方便,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机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蜗轮蜗杆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监控行业内大部分布控球机的传动系统,要么是皮带传动要么是蜗杆斜齿轮传动;皮带传动无法实现大传动比,没有自锁,这样会造成传动动力储备不足,抗干扰能力差,由于布控球机特殊的使用环境,例如,需要放在车顶使用,由于汽车的颠簸,会产生额外的惯性阻力矩,导致布控球机转动失步,影响预置位的精度,丧失监控功能;蜗杆斜齿轮传动,传动效率较低,承载能力不足,传动的寿命不长,容易造成传动失效而且传动精度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蜗轮蜗杆传动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包括水平传动机构和垂直传动机构,所述水平传动机构包括底座、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水平转盘及固接在所述水平转盘上的水平动力模块;
所述水平动力模块包括水平步进电机和水平电机轴,所述水平电机轴上设置有水平蜗杆轴段,所述底座上固接有与所述水平蜗杆轴段啮合的水平蜗轮,以通过所述水平蜗杆轴段转动带动所述水平动力模块和水平转盘一起沿着所述水平蜗轮周向作啮合水平转动;
所述垂直传动机构包括固接在所述水平转盘上的U型支架、固接在所述U型支架上的垂直动力模块及可转动设置在所述U型支架上的转动半球组件;
所述垂直动力模块包括垂直步进电机和垂直电机轴,所述垂直电机轴上设置有垂直蜗杆轴段,所述转动半球组件上固接有与所述垂直蜗杆轴段啮合的垂直蜗轮,以通过所述垂直蜗杆轴段转动带动所述垂直蜗轮和转动半球组件一起作啮合垂直转动。
优选的是,所述水平动力模块还包括第一电机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壳体一端的第一电机安装面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安装面上的第一电机定位柱。
优选的是,所述水平电机轴的远离所述水平步进电机的外端还设置有第一小轴承安装段,所述第一小轴承安装段和水平蜗杆轴段之间设置有第一轴肩。
优选的是,所述水平步进电机通过水平电机支架固定在所述水平转盘上,所述水平电机支架的一端设置有电机固定板,所述电机固定板上开设有定位柱固定孔;
所述水平电机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有小轴承固定板,所述小轴承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小轴承安装孔,所述第一小轴承安装孔内设置有第一小轴承。
优选的是,所述水平步进电机的第一电机定位柱配合安装于所述定位柱固定孔内,所述第一小轴承安装段配合插设在所述第一小轴承的内圈中,所述第一轴肩顶贴在所述第一小轴承的内端面的内圈上;所述小轴承固定板的外端还设置有小轴承压板,所述第一小轴承的外端面的外圈和小轴承压板之间还设置有波形垫片。
优选的是,所述水平转盘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大轴承安装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轴承安装柱,所述水平转盘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轴承安装柱穿过所述第一大轴承安装孔;所述轴承安装柱和第一大轴承安装孔之间设置有第一大轴承,所述第一大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一大轴承安装孔过盈配合,所述第一大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轴承安装柱过盈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271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拍装置
- 下一篇:一种船用润滑密封紧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