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挤压功能的机械臂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50047.X | 申请日: | 2018-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33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钟升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京科模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B25J1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董学文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块 旋转杆 电机 挤压 机械臂 复位弹簧 连接轴 螺纹杆 旋转筒 底座 本实用新型 带动旋转 旋转块 旋转轴 上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挤压功能的机械臂,包括底座、第一固定块、第三电机和第二固定块,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固定块设置在旋转块的上侧,所述旋转轴设置在第一固定块的内侧上端,所述第三电机设置在旋转杆内,所述第三电机通过第三连接轴与旋转筒相连接,所述旋转筒内设置有螺纹杆,所述第二固定块设置在螺纹杆的右端,且第二固定块设置在旋转杆的右侧,所述第二固定块内设置有复位弹簧,且第二固定块通过复位弹簧与挤压块相连接。该具有挤压功能的机械臂,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连接轴带动旋转块进行旋转,从而使旋转杆在水平方向进行旋转,调整旋转杆在水平方向的位置,方便对不同方向的物品进行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挤压功能的机械臂。
背景技术
现阶段机器作业逐渐取代人工作业,机器需要像人一样去执行不同任务,机械臂是一种在工业生产中代替人做某些单调、频繁和重复的长时间作业的自动化装置,按照设定的程序、轨迹和要求执行监控、抓取、搬运工作或操持工具或进行操作,目前大多数的机械臂不便于对物品进行挤压固定,需要人力进行挤压固定,然后将物品进行安装,提高了人们的劳动量,当需要固定的物品在侧面或者顶部时,人们不便于对物品进行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挤压功能的机械臂,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大多数的机械臂不便于对物品进行挤压固定,需要人力进行挤压固定,然后将物品进行安装,提高了人们的劳动量,当需要固定的物品在侧面或者顶部时,人们不便于对物品进行固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挤压功能的机械臂,包括底座、第一固定块、第三电机和第二固定块,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连接轴与旋转块相连接,同时旋转块设置在底座的上侧,所述第一固定块设置在旋转块的上侧,且第一固定块的后侧上端设置有第二电机,同时第二电机通过第二连接轴与旋转轴相连接,所述旋转轴设置在第一固定块的内侧上端,且旋转轴贯穿旋转杆的左端,同时旋转杆的左端设置在第一固定块的内侧,所述第三电机设置在旋转杆内,且第三电机设置在旋转轴的右侧,所述第三电机通过第三连接轴与旋转筒相连接,且旋转筒设置在三电机的右侧,同时旋转筒设置在旋转杆内,所述旋转筒内设置有螺纹杆,且螺纹杆贯穿旋转杆的右侧,所述第二固定块设置在螺纹杆的右端,且第二固定块设置在旋转杆的右侧,所述第二固定块内设置有复位弹簧,且第二固定块通过复位弹簧与挤压块相连接,同时挤压块设置在第二固定块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中心点、旋转块的中心点与第一连接轴的中心点均设置在同一竖直线上,且旋转块与底座为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块呈“U”字形结构,且第一固定块的内侧长度和宽度均大于旋转杆的长度和宽度。
优选的,所述旋转杆通过旋转轴与第一固定块构成旋转结构,且第一固定块的内侧高度大于旋转杆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旋转筒的右端与旋转杆的右端为转动连接,且旋转筒与螺纹杆和旋转杆与螺纹杆均为螺纹连接,同时螺纹杆呈“T”字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挤压块通过复位弹簧与第二固定块构成伸缩结构,且挤压块的右侧面呈锯齿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挤压功能的机械臂,
(1)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连接轴带动旋转块进行旋转,从而使旋转杆在水平方向进行旋转,调整旋转杆在水平方向的位置,方便对不同方向的物品进行固定;
(2)第二电机通过第二连接轴带动旋转轴进行旋转,使旋转杆在竖直方向旋转,同时旋转杆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均小于第一固定块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方便使旋转杆对不同竖直方向的物品进行固定,同时便于将旋转杆旋转进第一固定块的内侧,便于将机械臂进行储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京科模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京科模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500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并联运动机器人
- 下一篇:具有3T、2T1R和1R2T运动模式的并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