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平稳前进的机器人底座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50053.5 | 申请日: | 2018-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75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钟升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京科模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9/06 | 分类号: | B25J19/06;B25J1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董学文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器 转动连接 履带 球笼 机器人底座 传动轮 齿条 防滑条 活动轴 开槽 底座 本实用新型 传动轮表面 行驶稳定性 便捷安全 底座表面 外侧设置 传动轴 动连接 连接杆 轮转 齿轮 传动 胶垫 移动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平稳前进的机器人底座,包括底座和第一齿轮,所述底座底部转动连接有活动轴,且活动轴底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外侧包裹有齿条,且齿条外侧与履带内侧相连接,同时履带外侧设置有防滑条,所述传动轮转动连接有球笼,且球笼转动连接有传动轴,同时传动轮表面上侧转动连接有减震器,所述底座表面两侧均开设有开槽,且开槽内设置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顶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该便于平稳前进的机器人底座,设置有传动轮、齿条、履带、防滑条、球笼、减震器和缓震胶垫,通过履带的方式来进行移动,且配合球笼和减震器可以使装置适应各种不同的路面情况,同时保持行驶稳定性,使用更加便捷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平稳前进的机器人底座。
背景技术
在机器人使用中,经常需要机器人进行移动工作,因此就需要使用到机器人底座。
现有的机器人底座结构简单,通常通过固定座和滚轮来进行移动而滚轮在移动过程中对一些障碍物的通过性较差,且较大的障碍物可能会造成机器人发生侧向倾倒,因此存在使用安全隐患,同时缺乏减震装置,机器人在移动时收到震动的影响较大,因此使用起来不够便捷,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平稳前进的机器人底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机器人底座结构简单,通常通过固定座和滚轮来进行移动而滚轮在移动过程中对一些障碍物的通过性较差,且较大的障碍物可能会造成机器人发生侧向倾倒,因此存在使用安全隐患,同时缺乏减震装置,机器人在移动时收到震动的影响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平稳前进的机器人底座,包括底座和第一齿轮,所述底座底部转动连接有活动轴,且活动轴底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外侧包裹有齿条,且齿条外侧与履带内侧相连接,同时履带外侧设置有防滑条,所述传动轮转动连接有球笼,且球笼转动连接有传动轴,同时传动轮表面上侧转动连接有减震器,所述底座表面两侧均开设有开槽,且开槽内设置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顶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底部设置在底座顶部,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后侧的传动轴表面,且第一齿轮上方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顶部与底座底部相连接,且电机转动连接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稳定架,且稳定架底部贯穿有中间的稳定架,所述稳定架顶部设置有机器人底座本体,且机器人底座本体内设置有缓震胶垫。
优选的,所述传动轮和球笼均设置有2组,每组传动轮和球笼设置有3个,且2组传动轮和球笼均关于底座的中心点相对称。
优选的,所述传动轮与齿条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且每组传动轮外均包裹有一个齿条。
优选的,所述履带表面呈等距离分布有防滑条,且防滑条的长度小于履带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减震器和传动轮组成伸缩机构,且伸缩机构的伸缩距离小于减震器的初始长度。
优选的,所述稳定架与机器人底座本体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且机器人底座本体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36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平稳前进的机器人底座,
(1)设置有传动轮、齿条、履带和防滑条,通过传动轮带动齿条和履带转动来带动底座进行移动,使装置的重心更低,适用于多种路面,可以有效避免装置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倾倒,同时履带表面的防滑条为耐磨橡胶材质,有效提高摩擦力,提高使用安全性;
(2)设置有活动轴、传动轮、球笼、传动轴、减震器和连接杆,每个传动轮均与一个球笼和减震器相连接,当传动轮底部碾压到障碍物时,障碍物向上顶起传动轮,此时传动轮带动活动轴和球笼向上转动,并向上推动减震器压缩,而未碾压到障碍物的传动轮则保持平稳,进一步确保装置在移动时保持稳定。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京科模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京科模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500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