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后纵梁、后纵梁及扭力盒总成以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92512.6 | 申请日: | 2018-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1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王磊;谭祐祥 |
地址: | 中国香港中环***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纵梁 扭力 第一端 根管 本实用新型 组装方便 体连接 液压管 重量轻 配合 | ||
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后纵梁、后纵梁及扭力盒总成以及车辆。其中,后纵梁及扭力盒总成包括:由多根管体连接形成的后纵梁以及与所述后纵梁配合的扭力盒,所述多根管体均为液压管,所述后纵梁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后纵梁的第一端连接至扭力盒。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后纵梁结构简单,组装方便,重量轻且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特殊的后纵梁以及具有该类后纵梁的后纵梁及扭力盒总成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传统汽车中后纵梁区域是由传统的冲压件在点焊工艺连接基础上集成的,通常该处的后纵梁由片件电焊连接而成,后纵梁与扭力盒的子零件数量达到十五件以上。需要多套工装模具来实现制造。多道焊接工序增长了尺寸链。由于焊接工艺和传统设计的限制,此处的扭转刚度和空间会被极大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至少缓解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根据一些方面,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增加后纵梁的强度和扭转刚度,改善车辆的安全性。
根据一些方面,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简化后纵梁及扭力盒总成的结构。
根据一些方面,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降低后纵梁的重量。
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后纵梁,所述后纵梁由多根管体连接形成,所述多根管体均为液压管,所述后纵梁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后纵梁的第一端连接至扭力盒。
可选地,在所述后纵梁中,所述多根管体通过激光焊接来连接在一起。
可选地,在所述后纵梁中,所述多根管体具有不同壁厚。
可选地,在所述后纵梁中,所述后纵梁包括直区段和弧形区段,所述后纵梁的第一端形成为弧形区段。
可选地,在所述后纵梁中,所述多根管体经淬火和回火处理。
可选地,在所述后纵梁中,所述后纵梁由二根、三根或四根管体连接形成。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后纵梁及扭力盒总成,包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后纵梁;以及
与所述后纵梁配合的扭力盒。
可选地,在所述后纵梁及扭力盒总成中,所述扭力盒包括用于配合至车辆底部的上盖,与所述上盖配合的下盖,所述后纵梁安装在所述上盖和下盖之间。
可选地,在所述后纵梁及扭力盒总成中,所述扭力盒中还布置有至少一个支架。
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后纵梁及扭力盒总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后纵梁结构简单,组装方便,重量轻且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此外,图中类似的数字用以表示类似的部件,其中:
图1示出了车辆底部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后纵梁及扭力盒总成的视图;以及
图2示出了车辆底部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后纵梁及扭力盒总成的分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蔚来汽车有限公司,未经蔚来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925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编程转向角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汽车挂车阀支架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