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能源车用空气压缩机曲轴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92630.7 | 申请日: | 2018-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45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周树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联星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14 | 分类号: | F16C3/14;F04B3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沈建琴;翁霁明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柄 第二油道 空气压缩机曲轴 本实用新型 淬火硬化层 第一油道 新能源车 油槽侧壁 圆弧连接 进油孔 连杆颈 油道孔 油槽 相交 抗弯曲疲劳 新能源汽车 表面硬度 润滑性能 退刀槽 主轴颈 扁方 零部件 | ||
1.一种新能源车用空气压缩机曲轴,包括第一主轴颈,在第一主轴颈的右侧配合连接第一曲柄,在第一曲柄的右侧配合连接第一连杆颈,第一连杆颈的中心轴线与第一主轴颈的中心轴线平行,在第一连杆颈的右侧配合连接第二曲柄,在第二曲柄的右侧配合连接第二连杆颈,第二连杆颈的中心轴线与第一主轴颈的中心轴线平行,第二连杆颈的右侧配合连接第三曲柄,第三曲柄的右侧配合连接第二主轴颈,第二主轴颈中心轴线与第一主轴颈中心轴线相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柄内设有第一油道孔,第二曲柄内设有第二油道孔,第三曲柄内设有第三油道孔;第二油道孔一端开口设置在第一连杆颈上,第二油道孔另一端开口设置在第二连杆颈上;第一油道孔一端开口为第一进油孔,第一进油孔设置在第一主轴颈上,第一油道孔的另一端开口在第一连杆颈内与第二油道孔相交;第三油道孔的一端开口为第二进油孔,第二进油孔设置在第二主轴颈上,第三油道孔的另一端在第二连杆颈内与第二油道孔相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用空气压缩机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轴颈上延径向开设有第一油槽,第一油槽与第一进油孔相连,第一油槽的中心轴线和第一主轴颈中心轴线相重合;所述第一油槽的两侧壁的夹角α=100度,第一油槽两侧壁之间圆弧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用空气压缩机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轴颈上延径向开设有第二油槽,第二油槽与第二进油孔相连,第二油槽的中心轴线和第二主轴颈中心轴线相重合;所述第二油槽的两侧壁的夹角β=100度,第二油槽两侧壁之间圆弧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用空气压缩机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颈表面、第一连杆颈与第一曲柄连接处的表面、第一连杆颈与第二曲柄连接处的表面设有第一淬火硬化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车用空气压缩机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淬火硬化层的深度为1.5~3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用空气压缩机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颈表面、第二连杆颈与第二曲柄连接处的表面、第二连杆颈与第三曲柄连接处的表面设有第二淬火硬化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能源车用空气压缩机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淬火硬化层的深度为1.5~3mm。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新能源车用空气压缩机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轴颈左端设有扁方,第一主轴颈上与扁方连接处设有退刀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能源车用空气压缩机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刀槽的宽度为4mm,深度为1mm。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能源车用空气压缩机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扁方表面设有第三淬火硬化层,第三淬火硬化层的面积为3~4.5mm,第三淬火硬化层的深度为0.8~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联星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联星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9263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