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车驾驶室有源降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05643.3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12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顾嘉鑫;霍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嘉鑫;霍志华 |
主分类号: | G10K11/16 | 分类号: | G10K11/16;G10K11/178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刘玉欣 |
地址: | 010300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驾驶室 降噪装置 驾驶室 窗板 弹簧伸缩杆 控制设备 上表面 支撑板 支撑柱 降噪 噪声控制技术 控制台 本实用新型 配合设置 声波抵消 噪音频率 保护网 发声器 防护网 隔音板 声波仪 波长 插接 滑槽 消声 音质 噪音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车驾驶室有源降噪装置,涉及噪声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种机车驾驶室有源降噪装置,包括驾驶室窗板,所述驾驶室窗板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驾驶室窗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内部插接有弹簧伸缩杆,所述弹簧伸缩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台。该机车驾驶室有源降噪装置,通过防护网、隔音板和消声保护网的配合设置,使该机车驾驶室有源降噪装置具备较强的降噪效果,此时声波仪将音质传送到控制设备内,由控制设备发出信号,发声器发出与此时噪音频率、振幅和波长完全相反的次级声波抵消外部噪音,从而提高了降噪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噪声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车驾驶室有源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噪声”是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可造成人员听力渐进性损伤,并对语言交流造成影响,属于职业病防治范畴,噪声污染也是全球三大环境污染问题之一。
机车驾驶室内的噪声主要来自牵引风机、制动风机、劈相机等辅机的高速转动,由于机车驾驶室为封闭空间声场,导致噪声信号不易散播,机车乘务员长期在驾驶室内作业,会严重影响机车乘务员对行车语音信息的准确传递,而且会对乘务员身体健康造成两方面的危害:
一是对听力的影响,短期内会引发暂时性听阈偏移,主要表现在暂时听力下降,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会造成内耳听觉器官发生病变,形成永久性听阈偏移,导致噪声性耳聋(属职业病的一种)。
二是对机体其它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方面,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疾病,例如烦躁难耐、反应迟钝;长期刺激下,会导致白细胞增加、淋巴细胞增多、血糖上升,继而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引发各种疾病;容易与内脏器官发生共振,长期影响下会使身体器官受到不可逆受损。
有源噪声控制是指使用人为地、有目的地产生的次级声信号去控制原有噪声的概念和方法,它利用两个声波相消性干涉或声辐射控制的原理,通过抵消声源(常称为次级声源)产生与被抵消声源(常称为初级声源)的声波大小相等、相位相反的声波辐射,二者作用结果相互抵消,从而达到降低甚至是消除噪声的目的。
目前,国家能源集团支配机车共八百余台,机车乘务员约万余人,将有源噪声控制技术理论应用于电力机车驾驶室噪声控制后,一方面可以在机车驾驶室形成良好的声场环境,有利于乘务员行车语音信息传递,降低乘务员劳动强度,提高行车安全保障,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职业病(噪声性耳聋) 发病率,大幅减少噪声对作业人员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伤害,有效保护大量乘务员身体健康,该项技术试验成功后,可在全国铁路系统内大范围推广,造福全国机务乘务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车驾驶室有源降噪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机车驾驶室有源降噪装置,包括驾驶室窗板,所述驾驶室窗板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驾驶室窗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内部插接有弹簧伸缩杆,所述弹簧伸缩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台,所述控制台的一侧插接在滑槽的内部,所述控制台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发声器固定杆,所述发声器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发声器,所述发声器的外表面卡接有消声筒,所述消声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外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声波仪,所述消声筒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
可选的,所述弹簧伸缩杆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弹簧伸缩杆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控制台。
可选的,所述消声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发声器固定杆的外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嘉鑫;霍志华,未经顾嘉鑫;霍志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056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