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自动补偿的浮动电主轴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06084.8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21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关复烨;蒋仲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罗庚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19/02 | 分类号: | B23B1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君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37 | 代理人: | 吴敏珍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主轴 导向机构 斜齿轮 动力驱动装置 啮合 本实用新型 浮动 机构连接 伺服电机 限位机构 自动补偿 浮动轴 连杆组 齿条运动 刀具运动 导向作用 运动带动 连接盘 齿条 下沿 刀具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自动补偿的浮动电主轴,包括动力驱动装置、导向机构、限位机构和电主轴机构,动力驱动装置与电主轴机构连接;导向机构与电主轴机构连接,导向机构起导向作用,使电主轴机构在动力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导向机构做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运动;限位机构用于限制导向机构的运动范围;电主轴机构与刀具连接,电主轴机构带动刀具运动;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分别带动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旋转,与第一斜齿轮啮合的第一浮动轴齿条和与第二斜齿轮啮合的第二浮动轴齿条运动从而带动连杆组运动,连杆组运动带动电主轴连接盘和电主轴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进行浮动作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去毛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自动补偿的浮动电主轴。
背景技术
零件的毛刺广泛出现在铸造行业,毛刺分为水口切削后的残留毛刺、顶针位的毛刺、分型线的毛刺、孔位的隔膜和加工后的残留毛刺,毛刺的存在直接影响了产品的加工精度、装配精度和外观质量,因此,去毛刺工序是零件必不可少的生产工序。
现今大多采用人工去毛刺,具体为操作人员利用锉刀、砂带机、砂轮机等工具对零件进行去毛刺。但人工去毛刺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工成本的不断提高,会不断地增加企业的成本。而人工去毛刺的过程中会产生极为细小的粉尘,损坏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此外,人工去毛刺的质量决定于操作人员的手艺,因此会导致打磨质量会出现参差不齐,从而不能确保零件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自动补偿的浮动电主轴,其能使连杆组运动从而带动电主轴连接盘和电主轴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进行浮动作业。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自动补偿的浮动电主轴,包括:
动力驱动装置,动力驱动装置与电主轴机构连接,动力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电主轴机构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运动;
导向机构,导向机构与电主轴机构连接,导向机构起导向作用,使电主轴机构在动力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导向机构做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运动;
限位机构,限位机构用于限制导向机构的运动范围;
电主轴机构,电主轴机构与刀具连接,电主轴机构带动刀具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浮动轴齿条、第一齿条连接板、第二齿条连接板、第一直线导轨、第二浮动轴齿条、第三齿条连接板、第四齿条连接板、第二直线导轨、第一斜齿轮、V型连杆组、第二斜齿轮、第一浮动轴轴承套、第一伺服电机、第二浮动轴轴承套和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一浮动轴齿条设置于所述第一齿条连接板与第二齿条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一齿条连接板和第二齿条连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浮动轴齿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线导轨与所述第一浮动轴齿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浮动轴齿条设置于所述第三齿条连接板与第四齿条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三齿条连接板和第四齿条连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二浮动轴齿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直线导轨与所述第二浮动轴齿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浮动轴齿条与所述第一斜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浮动轴齿条与所述第二斜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连杆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浮动轴齿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浮动轴齿条连接;所述第一浮动轴轴承套套设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转动轴上,所述第一浮动轴轴承套与所述第一斜齿轮连接,所述第二浮动轴轴承套套设在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转动轴上,所述第二浮动轴轴承套与所述第二斜齿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罗庚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罗庚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060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