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辅助救援四足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24076.6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0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刘雨繁;康小琪;刘树伟;邹昕彤;陆毅;吴桐;张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62D57/0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李烨 |
地址: | 121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臂 可旋转支撑 支撑壳体 转轴 支撑臂 救援 四足 四足机器人 仿真动物 体积小 竖直 爬行 通行 灾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辅助救援四足机器人,包括:支撑壳体;支撑臂,其数量为四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壳体的四角,包括:第一旋转臂,其一端可旋转支撑在所述支撑壳体上,所述第一旋转臂的转轴为竖直方向;第二旋转臂,其一端可旋转支撑在所述第一旋转臂另一端,所述第二旋转臂的转轴为水平方向;第三旋转臂,其可旋转支撑在所述第二旋转臂另一端,所述第三旋转臂的转轴为水平方向,本装置采用四足式支撑臂设计,仿真动物爬行模式,适用于灾害中的各种救援路面,稳定性好,体积小,易于通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辅助救援四足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智能机器人、无人车等的兴起,给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捷与便利。其中,用于灾害中辅助人工搜救的仪器或机器人,起了重要作用。目前,在各种人为灾害和自然灾害中,靠人力搜救或搜救犬进行搜救任务,工作量大,危险系数高,且在特殊受灾环境中,仅凭人力无法进行搜救。因此,用于对各种灾害中受困人员生命体征的探测仪器和辅助搜救机器人,在灾害中发现生还者,并为观察生还者被困的周围环境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救援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国外在辅助搜救机器人上的研究投资较大,单个机器人成本较高,质量大,广泛应用性较差。而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尚处于研发阶段,产品不完善,且成本高。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辅助救援四足机器人,本着质量轻、体积小、携带方便、可远程操控的设计理念,使之可以适应较复杂的火灾或地震等灾害环境,为辅助人工搜救被困者提供便利条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开发了一种辅助救援四足机器人,采用四足式支撑臂设计,仿真动物爬行模式,适用于灾害中的各种救援路面,稳定性好,体积小,易于通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辅助救援四足机器人,包括:
支撑壳体,其为方形壳体;
四个支撑臂,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壳体的四角,包括:
竖直转轴,其可旋转支撑在所述支撑壳体上,所述竖直转轴的轴线与所述支撑壳体的顶面垂直;
第一旋转臂,其一端通过所述竖直转轴可旋转支撑在所述支撑壳体上;
水平转轴,其可旋转支撑在所述第一旋转臂另一端,所述水平转轴的轴线与所述竖直转轴的轴线垂直;
第二旋转臂,其一端通过所述水平转轴与所述第一旋转臂另一端铰接;
第三转轴,其可旋转支撑在所述第二旋转臂另一端,所述第三转轴的轴线与所述水平转轴的轴线平行;
第三旋转臂,其通过所述第三转轴可旋转支撑在所述第二旋转臂另一端。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壳体为方形,所述支撑壳体四角具有连接耳。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旋转臂包括:
连接臂,其为方形;
第一小臂,其一端一体连接所述连接臂,另一端具有圆孔;
第二小臂,其一体连接所述连接臂另一端具有圆孔;
其中,所述第二小臂和所述第一小臂平行设置并具有一定间隔,所述连接耳位于所述第一小臂和所述第二小臂之间,并通过转轴连接。
优选的是,还包括转动齿轮,其套设在所述转轴上,并能够驱动所述转轴旋转,进而带动所述第一旋转臂旋转。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旋转臂包括:
第一张开臂,其为“n”型,并具有贯穿的圆孔;
第二张开臂,其为“n”型,并具有贯穿的圆孔,所述第二张开臂的闭口端与所述第一张开臂的闭口端一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业大学,未经辽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240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角度喷漆工业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高效散热的机器人控制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