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热轮毂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28116.4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02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蒋付强;张琴;庄兴明;张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锋锐新源电驱动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电驱动有限公司;上海汽车电驱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102 | 分类号: | H02K7/102;H02K5/04;H02K1/27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盘 轮毂电机 端盖 制动器 凸台 隔热元件 本实用新型 隔热 导热接触 电机本体 电机端盖 依次连接 外转子 有效地 制动钳 传导 加装 减小 卡设 衰减 匹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热轮毂电机,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本体、端盖和制动器,制动器由制动盘和卡设于制动盘上的制动钳组成,端盖朝向制动器的一面设有多个凸台,用于减少制动盘与端盖的接触面积,各凸台与制动盘之间均设有隔热元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集成或匹配制动器的外转子轮毂电机,通过在电机端盖上设计若干个凸台,并在制动盘和端盖的凸台之间加装若干个隔热元件,在减小端盖与制动盘导热接触面积的同时,通过隔热元件有效地衰减由制动盘传导至轮毂电机的热量,从而达到保护轮毂电机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毂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隔热轮毂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化石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状况的恶化,电动汽车以无污染、低噪声且不依赖化石能源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在电动汽车的各种驱动方式中,轮毂电机驱动方式因其传输效率高、控制灵活等优点,逐渐受到业内人士的青睐,在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轮毂电机驱动方式是将动力、传动以及制动装置全部整合在轮毂内,这样就省去了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和差速器等大量机械部件,大大简化了车辆结构,在减轻整车质量的同时降低了车辆行驶噪声。轮毂电机驱动技术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增加了汽车的乘用空间,也为实现底盘系统的电子化、智能化提供了保证。
轮毂电机在轮毂内整合了制动器,制动器一般分为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两种,电动汽车上最常见的制动器为盘式制动器,而盘式制动器-外制动钳、内制动盘的结构形式使轮毂电机只能设计成中空轴出线和出冷却水口,限制了轮毂电机转矩密度的提升和散热性能的改善。目前有一种新型制动器-环式制动器,其内制动钳、外制动盘的结构形式使轮毂电机能够实现端面出线、端面出冷却水口,在提升轮毂电机转矩密度同时可以大大改善电机的散热性能。然而,两种结构形式的制动器都存在一个共同问题,即轮毂电机制动时制动盘上会产生瞬时高温,最高温度可达800℃,若制动盘与电机端盖直接、全面积接触,制动盘上产生的瞬时高温会迅速传导至电机转子总成内部的永磁体上,而永磁体在高温下容易发生退磁现象,且当温度超过永磁体的居里点后,永磁体的磁性不能恢复,直接损坏电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隔热轮毂电机,用以解决轮毂电机制动时制动盘上产生的瞬时高温直接传导至转子总成内部的永磁体上而直接损坏轮毂电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隔热轮毂电机,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本体、端盖和制动器,所述的制动器由制动盘和卡设于制动盘上的制动钳组成,所述的端盖朝向制动器的一面设有多个凸台,用于减少制动盘与端盖的接触面积,各凸台与制动盘之间均设有隔热元件。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集成或匹配制动器的外转子轮毂电机。通过在电机端盖上设计若干个凸台,并在制动盘和端盖的凸台之间加装若干个隔热元件,在减小端盖与制动盘导热接触面积的同时,通过隔热元件有效地衰减由制动盘传导至轮毂电机的热量,从而达到保护轮毂电机的目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制动器为环式制动器,所述的制动盘为环式制动盘,所述的端盖呈圆形,多个凸台沿端盖周向分布于端盖的边缘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相邻两个凸台之间设有间隔。通过间隔,可以提高散热效率。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凸台呈弧段型,沿端盖周向均匀分布于端盖的边缘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端盖由同心设置的小圆环和大圆环构成,小圆环和大圆环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杆连接,凸台设置于大圆环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隔热元件采用片状隔热材料,隔热元件形状与凸台形状相匹配,所述的端盖和制动器通过穿设于凸台、隔热元件和制动盘上的螺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锋锐新源电驱动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电驱动有限公司;上海汽车电驱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锋锐新源电驱动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电驱动有限公司;上海汽车电驱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281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振动电机
- 下一篇:一种电机电容焊接机的齿轮套设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