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撞锁机构及水下机器人布放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36134.7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41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魏建仓;李立成;马晓燕;杨宏伟;任秉枢;陈晓璐;刘敬洋;金泉;崔春皓;周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11/34 | 分类号: | B63C1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撞锁 导向件 挡块 布放回收系统 水下机器人 机器人本体 笼式框架 锁止组件 弹簧 卡接 开口 设备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机构连接 开锁状态 上电状态 水下推进 锁死状态 转动连接 撞击挡块 布放 开锁 缆轴 首端 转动 驱动 回收 节约 脱离 能源 | ||
1.一种撞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向件(11),具有开口(111);
撞击本体(12),其首端能够进入所述开口(111)内;
锁止组件,包括与所述导向件(11)转动连接的挡块(131)和与所述挡块(131)连接的弹簧(132),所述挡块(131)能够在所述弹簧(132)的驱动下与所述撞击本体(12)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撞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111)呈喇叭口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撞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本体(12)的首端为锥形轴(1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撞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轴(121)的端部设置有环形凸缘(122),所述挡块(131)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环形凸缘(122)卡接的尖端部(13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撞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11)包括筒体(112),所述筒体(112)的内腔与所述开口(111)连通,所述筒体(112)上开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滑槽(113),所述挡块(131)的一端能够穿过所述滑槽(113)与所述撞击本体(12)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撞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11)上安装有支架(133),所述挡块(131)与所述支架(133)之间通过转轴(134)转动连接,所述弹簧(132)的一端与通过安装板(135)与所述支架(133)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32)的另一端与所述挡块(13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撞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锁止组件连接的开锁组件,所述开锁组件包括:
云台本体(151);
旋转轴(152),与所述云台本体(151)转动连接;
拨片(153),与所述旋转轴(152)连接,且能够与所述挡块(131)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撞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131)包括相互连接的锁止部(1312)和拨动部(1313),所述锁止部(1312)与所述导向件(11)转动连接,所述拨片(153)与所述拨动部(1313)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撞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11)设置于安装座(14)上,所述拨动部(1313)能够与所述安装座(14)抵接。
10.一种水下机器人布放回收系统,包括笼式框架(20)和机器人本体(3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撞锁机构,所述笼式框架(20)和所述机器人本体(30)通过所述撞锁机构选择性地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3613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缆控水下机器人布放和回收系统
- 下一篇:水下滑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