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吊装式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59299.6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75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刘阳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智赢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B25J9/12;B25J17/02;B25J19/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田小伟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关节臂 盲孔 关节组件 模组 线缆 机器人 线缆设置 承载臂 吊装式 间隔板 机器人技术领域 第一线 使用性能 转动设置 组装过程 贯穿 凹设 排布 通孔 线孔 连通 断裂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吊装式机器人,包括第一电动模组、设置于第一电动模组的关节组件、设置于关节组件末端的第二电动模组;关节组件包括承载臂、与承载臂转动设置的关节臂,关节臂设有第一盲孔、第二盲孔及间隔板,第一盲孔、第二盲孔分别自关节臂彼此远离的两侧凹设而成,第一盲孔贯穿间隔板连通第二盲孔;关节臂设有贯穿关节臂的第一线孔及第二线孔;在机器人的组装过程中,所使用的线缆经由第一线孔、第二线孔、第一通孔排布,使得线缆设置在关节臂的内部,无需将线缆设置在关节臂的外侧,避免线缆因受到外界的机构碰撞而断裂、脱落,降低线缆的使用维护成本,提升机器人的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吊装式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的逐步发展,用于代替人工的机器人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机器人由多种多样的零部件构成,线缆是机器人必不可少的构成要件,线缆主要用于为机器人的各个电子元器件供电;为了节省机器人的占用空间大小,将机器人安装在外界墙体或天花板上的吊装式机器人便应运而生,现有技术中吊装机器人的线缆裸露在外侧,线缆的布局不合理,容易受到外界机构的碰撞折断,长时间使得的线缆会在重力作用下脱落,还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腐蚀而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装式机器人,所使用的线缆经由第一线孔、第二线孔、第一通孔排布,使得线缆设置在关节臂的内部,无需将线缆设置在关节臂的外侧,避免线缆因受到外界的机构碰撞而断裂;利用关节臂内部构造封装线缆,避免线缆在重力作用下脱落;降低线缆的使用维护成本,提升机器人的使用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吊装式机器人,包括第一电动模组、设置于第一电动模组的输出端的关节组件、设置于关节组件末端的第二电动模组;所述关节组件包括与第一电动模组的输出端连接的承载臂、与承载臂转动设置的关节臂,关节臂设有第一盲孔、第二盲孔及间隔板,第一盲孔、第二盲孔分别自关节臂彼此远离的两侧凹设而成,第一盲孔、第二盲孔分别位于关节臂的两端,间隔板位于第一盲孔与第二盲孔之间,间隔板设有贯穿间隔板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连通第一盲孔与第二盲孔;关节臂设有贯穿关节臂的第一线孔及第二线孔,第一线孔与第一盲孔连通并贯穿第一盲孔的底壁,第二线孔与第二盲孔连通并贯穿第二盲孔的底壁,第一线孔、第二线孔用于容设外界的线缆。
优选地,所述关节臂设有位于第一盲孔内的多个加强肋,加强肋连接第一盲孔的侧壁及第一盲孔的底壁,多个加强肋围绕第一线孔设置,第一通孔经由相邻两个加强肋之间的间隙与第一线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关节组件还包括第一减速器,第一减速器包括第一线管、固定端及转动设置于固定端的旋转端,固定端设置于关节臂的外侧,固定端连接于第一盲孔的底壁,第一线管装设于固定端或/和关节臂,第一线管贯穿固定端及旋转端,第一线管设有贯穿第一线管的第三线孔,第三线孔与第一线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线管包括盘体及与盘体连接的管体,盘体的外径大于管体的外径,固定端设有第三盲孔及与第三盲孔连通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孔径小于第三盲孔的孔径,第二通孔贯穿第三盲孔的底壁,盘体装设于固定端,盘体容设于第三盲孔内,管体容设于第二通孔内,第三盲孔的底壁用于挡止盘体。
优选地,所述关节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旋转端的承载板,承载板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用于驱动第一减速器使得固定端与旋转端相对转动,第二电动模组设置于承载板。
优选地,所述关节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及第二减速器,第二减速器的固定端设置于关节臂的外侧,第二减速器的固定端与第二盲孔的底壁连接,第二电机设置于关节臂并位于第二盲孔内,第二电机用于驱动第二减速器使得第二减速器的固定端与第二减速器的旋转端相对转动,第二减速器的旋转端设置于承载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智赢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智赢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592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