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模脱模系统以及具有该系统的水沟电缆槽台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72714.1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69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树;周小霞;伍林;刘伟;熊华伦;刘能文;邬海群;罗华;姜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孙民兴 |
地址: | 42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边模 水沟电缆槽 模板横梁 模板机构 水沟槽 电缆 立模 台车 提升油缸 脱模系统 立柱 本实用新型 并排设置 连接设置 上下移动 活塞杆 脱模 水沟 | ||
1.一种立模脱模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立柱(1)、电缆模(5)、水沟槽模板机构(6)、边模(7)、提升油缸(2)和模板横梁(4);
所述电缆模(5)、水沟槽模板机构(6)和所述边模(7)均位于所述模板横梁(4)底部且分别与其连接设置,所述电缆模(5)、水沟槽模板机构(6)和所述边模(7)并排设置且相互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提升油缸(2)设置在所述立柱(1)上且用于带动所述电缆模(5)、水沟槽模板机构(6)、边模(7)和模板横梁(4)整体上下移动,所述提升油缸(2)活塞杆与所述模板横梁(4)顶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模脱模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水沟槽模板机构(6)包括第一水沟模(61)、第二水沟模(62)、底板(63)、气缸(69)、固定板(65)、螺杆(66)、第一连接板(67)和第二连接板(68);
所述第一水沟模(61)和所述第二水沟模(62)之间设有缝隙(64),所述底板(63)固定在所述第一水沟模(61)和第二水沟模(62)底部,所述第一连接板(67)固定在所述第一水沟模(61)顶部,所述第二连接板(68)固定在所述第二水沟模(62)顶部,所述固定板(65)固定在所述模板横梁(4)底部,所述固定板(65)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67)和所述第二连接板(68)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板(65)之间,所述螺杆(66)依次穿过所述固定板(65)、第一连接板(67)和第二连接板(68)并通过螺母固定;
所述气缸(69)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67)和第二连接板(68)之间且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水沟模(61)和所述第二水沟模(62)上部缝隙(64)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模脱模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下料斗(11)和定位台(3),所述定位台(3)固定在所述电缆模(5)、水沟槽模板机构(6)和所述边模(7)顶部且用于支撑所述下料斗(11),所述定位台(3)中部开有通孔,所述下料斗(11)放置在所述定位台(3)上且插设在所述通孔内并与所述电缆模(5)、水沟槽模板机构(6)和所述边模(7)之间的间隙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模脱模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侧移油缸、安装板(12)和油缸横梁(10),所述油缸横梁(10)端部固定在所述立柱(1)上,所述油缸横梁(10)上开设有用于所述提升油缸(2)侧向滑动的槽孔,所述提升油缸(2)向上穿过所述槽孔并固定在所述安装板(12)上,所述侧移油缸用于推动所述安装板(12)、油缸横梁(10)、电缆模(5)、水沟槽模板机构(6)、边模(7)、提升油缸(2)和模板横梁(4)整体横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立模脱模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侧移油缸包括第一侧移油缸(91)和第二侧移油缸(92);
所述第一侧移油缸(91)固定在所述立柱(1)上,所述第一侧移油缸(91)活塞杆与所述安装板(12)固定;
所述第二侧移油缸(92)与所述立柱(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侧移油缸(92)活塞杆与所述提升油缸(2)活塞杆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模脱模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提升油缸(2)至少设置有一个。
7.一种水沟电缆槽台车,其特征是: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立模脱模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7271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