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扭振减振器、发动机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79357.1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80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温鹏博;郑世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26 | 分类号: | F16F1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法兰 减振器壳体 紧固盘 皮带轮 发动机 扭振减振器 本实用新型 冲压型 减振器 紧固件 一体冲压成型 穿过 连接为一体 冲压成型 减振器壳 铸造成型 抵接 体内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扭振减振器、发动机及车辆,该发动机扭振减振器包括减振器壳体、法兰,减振器壳体和法兰一体冲压成型,所述法兰的一侧设有皮带轮;紧固盘,位于所述减振器壳体内且抵接于所述法兰;紧固件,其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皮带轮和所述法兰并连接于所述紧固盘。本实用新型在冲压成型的减振器壳体内侧设置紧固盘,紧固件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皮带轮和所述法兰并连接于所述紧固盘,将皮带轮、减振器壳体和紧固盘连接为一体。无需采用铸造成型的减振器壳体,降低了加工成本,而且无污染,而且克服了冲压型减振器因其法兰厚度较薄而无法连接皮带轮的问题,提高了冲压型减振器的通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扭振减振器、发动机及车辆。
背景技术
发动机扭振减振器固定在曲轴前端,用于吸收发动机的扭振。发动机扭振减振器的加工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是冲压型减振器,采用冲压方式加工而成,具有重量小、加工成本低的特点,冲压型减振器上的法兰厚度较薄,不适用于连接于皮带轮。第二种是铸造型减振器,铸造时为连接皮带轮的螺栓预留安装空间,以增厚铸造型减振器上的法兰厚度,但是铸造型减振器的加工成本高、污染高,而且铸造型减振器的减振器壳体惯量大,对发动机轴系扭振不利。
因此,如何提出一种重量小、加工成本低、无污染的发动机扭振减振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扭振减振器,能够解决现有发动机扭振器不能同时兼顾加工成本低、无污染以及法兰厚度薄的问题,提高发动机扭振减振器的通用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扭振减振器,包括:
减振器壳体、法兰,所述减振器壳体和所述法兰一体冲压成型,所述法兰的一侧设有皮带轮;
紧固盘,位于所述减振器壳体内且抵接于所述法兰;
紧固件,其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皮带轮和所述法兰并连接于所述紧固盘。
作为一种发动机扭振减振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紧固盘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中轴线与所述法兰的中轴线的同轴度为0.03mm-0.05mm。
作为一种发动机扭振减振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紧固盘上设有螺纹孔,所述紧固件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作为一种发动机扭振减振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孔设有多个。
作为一种发动机扭振减振器的优选技术方案,多个所述螺纹孔沿所述紧固盘的周向均匀分布。
作为一种发动机扭振减振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紧固件为螺栓。
作为一种发动机扭振减振器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惯量环,及将所述惯量环固定在所述减振器壳体内的盖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上述的发动机扭振减振器。
作为一种发动机的优选技术方案,包括曲轴,所述曲轴的输出端穿过所述紧固盘的中心孔并抵接于所述法兰的内端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冲压成型的减振器壳体内侧设置紧固盘,紧固件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皮带轮和所述法兰并连接于所述紧固盘,将皮带轮、减振器壳体和紧固盘连接为一体。无需采用铸造成型的减振器壳体,降低了加工成本,而且无污染,而且克服了冲压型减振器因其法兰厚度较薄而无法连接皮带轮的问题,提高了冲压型减振器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发动机扭振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793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衡连杆总成
- 下一篇:一种用于同步带接驳的连接扣及同步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