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感测放大器、数据转换模块和通信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97243.X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4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郭逸夫;刘敬波;胡江鸣;刘俊秀;石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开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F1/02 | 分类号: | H03F1/02;H03F1/56;H03F3/45 |
代理公司: | 深圳瑞天谨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40 | 代理人: | 温青玲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馈模块 放大模块 尾电流源 感测 感测放大器 输出 差模电压 输出端 数据转换模块 本实用新型 输入端 尾电流 通信设备 半导体集成电路 时钟控制 控制端 功耗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提供了一种感测放大器、数据转换模块和通信设备。所述感测放大器包括通过时钟控制的感测放大模块、第二尾电流源和反馈模块;感测放大模块的输出端接反馈模块的输入端,反馈模块的输出端接第二尾电流源的输入端,第二尾电流源的输出端接感测放大模块的控制端;反馈模块根据感测放大模块输出的差模电压控制第二尾电流源的电流大小,在感测放大模块输出的差模电压较大时,反馈模块输出一个较大的电压,使得第二尾电流源产生较大的尾电流,在感测放大模块输出的差模电压较小时,反馈模块输出一个较小的电压,使得第二尾电流源产生较小的尾电流。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感测放大器的速度,且保持了较低的功耗和较为简单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感测放大器、数据转换模块和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微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现代电子系统也向着高性能,高集成度的方向发展。以无线通讯为例,随着5G时代的逼近,更高速的数字通讯业务即将展开。这对系统中的接收模块、数据转换模块以及数字处理模块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数据转换模块尤其重要,并且在模拟转数字的数据转换模块中,感测放大器的速度是制约数据转换速度的关键因素。高速的感测放大器已经成为了必然的需求。
然而,现有技术的感测放大器,主要由漏极耦合的负载,源极连接的差分输入对以及时钟控制开关组成。感测放大器的速度主要由输出端的电阻和电容决定。其中当输出差分电压较大时,尾电流会明显减小,导致输出端的电阻变大,感测放大器的速度变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测放大器、数据转换模块和通信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感测放大器,当输出差分电压较大时,尾电流会明显减小,导致输出端的电阻变大,感测放大器的速度变慢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感测放大器,所述感测放大器包括通过时钟控制的感测放大模块、第二尾电流源和反馈模块;感测放大模块的输出端接反馈模块的输入端,反馈模块的输出端接第二尾电流源的输入端,第二尾电流源的输出端接感测放大模块的控制端;反馈模块根据感测放大模块输出的差模电压控制第二尾电流源的电流大小,在感测放大模块输出第一差模电压时,反馈模块输出第一电压,使得第二尾电流源产生第一尾电流,在感测放大模块输出第二差模电压时,反馈模块输出第二电压,使得第二尾电流源产生第二尾电流,第一差模电压大于第二差模电压,第一电压大于第二电压,第一尾电流大于第二尾电流。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据转换模块,所述数据转换模块包括上述的感测放大器。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上述的数据转换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感测放大器包括通过时钟控制的感测放大模块、第二尾电流源和反馈模块;反馈模块根据感测放大模块输出的差模电压控制第二尾电流源的电流大小,在感测放大模块输出的差模电压较大时,反馈模块输出一个较大的电压,使得第二尾电流源产生较大的尾电流,从而减小了输出端的电阻,进而大大提高了感测放大器的速度,且保持了较低的功耗和较为简单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感测放大器的功能模块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感测放大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感测放大器中的反馈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开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开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972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