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前地板后横梁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24917.0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5695U9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周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华众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横梁 弹簧 缓冲装置 防撞板 后横梁总成 汽车前地板 撞击力 侧壁 本实用新型 乘客安全 弹簧固定 对称设置 固定法兰 固定螺栓 连接法兰 上端侧壁 中心处 总成本 共振 车内 车体 抵消 削弱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前地板后横梁总成,包括后横梁主体,所述后横梁主体的两端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法兰,且连接法兰通过固定螺栓与车体固定连接,所述后横梁主体的上端侧壁通过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缓冲装置,且缓冲装置远离后横梁主体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有防撞板,所述防撞板与后横梁主体之间通过两个第一弹簧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一弹簧位于缓冲装置的两侧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的弹力配合作用,可有效抵消防撞板所受的撞击力,即可以对后横梁主体进行初步保护,同时增加了整个后横梁总成的抗撞击力,可削弱共振力,提高车内乘客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前地板后横梁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于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加关注汽车的安全性能,因此,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在汽车的设计开发过程中尤为关键,横梁是提高汽车安全性能高的重要部分,能够对侧碰起到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前地板后横梁总成,在汽车侧碰等工况下能够将碰撞力传送至汽车另一侧。
在现有的汽车前地板总成结构中,横梁与车体之间为刚性连接,当撞击力过大,车内人员仍然会受到撞击的共振力产生惯性而导致受伤,安全性较低,而且横梁安装在车体内部,一旦发生轻微的碰撞而受损,需要维修时,也非常的麻烦,而且更换维修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前地板后横梁总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前地板后横梁总成,包括后横梁主体,所述后横梁主体的两端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法兰,且连接法兰通过固定螺栓与车体固定连接,所述后横梁主体的上端侧壁通过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缓冲装置,且缓冲装置远离后横梁主体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有防撞板,所述防撞板与后横梁主体之间通过两个第一弹簧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一弹簧位于缓冲装置的两侧对称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后横梁主体的上端侧壁固定连接,且固定块为中空结构,所述固定块远离后横梁主体的一端侧壁开设有通孔,且通孔中插设并滑动连接有插杆,所述固定块的下端内壁通过第二弹簧与插杆的侧壁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块中相对的两侧侧壁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中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上套设并滑动连接有滑套,且滑套的下端侧壁通过第三弹簧与安装槽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套设在支杆上设置,所述滑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杆,且连杆远离滑套的一端侧壁与插杆的侧壁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杆呈圆柱型设置,且支杆的外侧壁与滑套的贯穿孔内壁滑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缓冲装置的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块,且四个支撑块的下端侧壁与后横梁主体的上端侧壁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防撞板远离缓冲装置的一端侧壁通过黏胶粘连有缓冲垫。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车体侧面受到碰撞时,首先防撞板会受到撞击,对第一弹簧进行挤压而产生弹力,同时,由于插杆与通孔滑动连接,此时插杆跟随防撞板在固定块中位移,第二弹簧受到挤压也产生弹力,以及由于滑套与后横梁主体滑动连接,与连杆固定的滑套在支杆上位移,第三弹簧受到挤压也产生弹力,通过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的弹力配合作用,可有效抵消防撞板所受的撞击力,即可以对后横梁主体进行初步保护,同时增加了整个后横梁总成的抗撞击力,可削弱共振力,提高车内乘客安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华众汽车饰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华众汽车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249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