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轨道的减振吸声组件及具有其的组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56756.3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84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涛;王梦;王继军;朱德琳;刘伟斌;杜香刚;赵勇;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辽宁融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19/00 | 分类号: | E01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谢湘宁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轨 吸声组件 减振 吸声 噪声 本实用新型 组装系统 包覆 轨道 轨道交通 泡沫金属 包覆部 有效地 屏蔽 降噪 衰减 贴合 行驶 辐射 吸收 | ||
1.一种用于轨道的减振吸声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声结构(10),所述吸声结构(10)包覆在至少部分钢轨(20)上,以用于吸收车辆在所述钢轨(20)上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并衰减所述钢轨(20)上产生的振动,所述吸声结构(10)包括:
吸声部(11),所述吸声部(11)朝向所述钢轨(20)的表面与至少部分所述钢轨(20)贴合,所述吸声部(11)由泡沫金属制成;
包覆部(12),与所述吸声部(11)连接且包覆在所述吸声部(11)外,以抑制所述吸声部(11)的振动,并屏蔽噪声以防止所述噪声向外辐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吸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结构(10)为多组,多组所述吸声结构(10)沿所述钢轨(2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各组所述吸声结构(10)中包括两个所述吸声结构(10),两个所述吸声结构(10)相对设置以将所述钢轨(20)包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吸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部(12)朝向所述吸声部(11)的表面与所述吸声部(11)相贴合,所述吸声部(11)与所述包覆部(12)粘接或通过紧固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吸声组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吸声结构(10)的所述吸声部(11)包括第一子吸声件(111)和第二子吸声件(112),所述第一子吸声件(111)包覆所述钢轨(20)的侧边和底边,所述第二子吸声件(112)包覆所述钢轨(20)的部分侧边以避让轨道扣件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吸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吸声件(111)为多个,所述第二子吸声件(112)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子吸声件(111)沿所述钢轨(2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子吸声件(112)沿所述钢轨(2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其中,全部所述第二子吸声件(112)位于多个所述第一子吸声件(11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吸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吸声组件还包括:
封堵件(40),设置在所述吸声结构(10)与所述钢轨(20)之间且位于所述吸声部(11)的上方,以对所述吸声结构(10)与所述钢轨(20)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振吸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部(12)为板状结构,所述板状结构由金属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振吸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结构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板段(121)、第二板段(122)及第三板段(123),所述第一板段(121)和所述第三板段(123)包覆多个所述第一子吸声件(111),所述第二板段(122)包覆多个所述第二子吸声件(112);其中,所述板状结构具有避让所述轨道扣件的避让缺口(12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振吸声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板段(121)包括顺次折弯的第一板体(121a)、第二板体(121b)、第三板体(121c)及第四板体(121d),至少部分所述封堵件(40)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121a)与所述钢轨(20)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板体(121a)与所述第四板体(121d)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板体(121a)与所述第二板体(121b)之间呈第一夹角设置,所述第二板体(121b)与所述第三板体(121c)之间呈第二夹角设置;
所述第三板段(123)包括顺次折弯的第五板体(123a)、第六板体(123b)、第七板体(123c)及第八板体(123d),至少部分所述封堵件(40)设置在所述第五板体(123a)与所述钢轨(20)之间;其中,所述第五板体(123a)与所述第八板体(123d)平行设置,所述第五板体(123a)与所述第六板体(123b)之间呈第三夹角设置,所述第六板体(123b)与所述第七板体(123c)之间呈第四夹角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辽宁融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辽宁融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5675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直线的轨下垫板
- 下一篇:一种移动轨道系统及具有其的台车转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