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轿厢提升装置及立体车库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63246.9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5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祥啟;许海亮;刘洪顺;高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洋泊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E04H6/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5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部 吊装钢丝绳 钢结构框架 滑轮 吊装 立体车库 升降框架 卷筒 本实用新型 提升装置 轿厢 动力装置驱动 立体停车设备 角部位置 两侧位置 挠度变形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轿厢提升装置及立体车库,属于立体停车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钢结构框架,所述钢结构框架顶部的四个角部位置分别设有角部吊装滑轮,位于所述钢结构框架内地面上设有由动力装置驱动的卷筒,所述卷筒上设有四根角部吊装钢丝绳,四根角部吊装钢丝绳分别绕经相应的角部吊装滑轮后固定于升降框架的四个角部;所述钢结构框架顶部两侧靠近中间位置分别设有两个中部吊装滑轮,所述卷筒上设有四根中部吊装钢丝绳,四根中部吊装钢丝绳分别绕经相应的中部吊装滑轮后固定于所述升降框架上的中部两侧位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升降框架挠度变形大的技术问题,广泛应用于立体车库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停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轿厢提升装置及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在轿厢式升降横移立体车库中,目前通用的结构为,在钢结构框架上使用钢丝绳吊装升降框架,升降框架的四个角部都设有钢丝绳,升降框架上安装横移台车,横移台车下方固定轿厢,实现车辆进入轿厢后由升降框架提升至适当位置,再移动横移台车将轿厢降落至该位置,由于横移台车横移距离较长,导致升降框架的跨度较大,在横移台车载重横移过程中,会导致升降框架中部变形较大,这种大挠度变形则容易导致钢丝绳脱出绳轮,甚至出现更严重的故障,并且,传统的动力装置都是设置在钢结构框架的顶部,驱动卷扬机构带动升降框架提升或降落,一旦出现故障,维护周期非常困难,这也一直是困扰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技术难题。
因此,对于开发一种新的轿厢提升装置及立体车库,不但具有迫切的研究价值,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工业应用潜力,这正是本实用新型得以完成的动力所在和基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所指出的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付出了大量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轿厢提升装置,以解决升降框架挠度变形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轿厢提升装置,包括钢结构框架,所述钢结构框架顶部的四个角部位置分别设有角部吊装滑轮,位于所述钢结构框架内地面上设有由动力装置驱动的卷筒,所述卷筒上设有四根角部吊装钢丝绳,四根角部吊装钢丝绳分别绕经相应的角部吊装滑轮后固定于升降框架的四个角部;所述钢结构框架顶部两侧靠近中间位置分别设有两个中部吊装滑轮,所述卷筒上设有四根中部吊装钢丝绳,四根中部吊装钢丝绳分别绕经相应的中部吊装滑轮后固定于所述升降框架上的中部两侧位置。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钢结构框架顶部的四个角部位置对应所述中部吊装滑轮分别设有顶部转向滑轮,四根中部吊装钢丝绳分别绕经相应的顶部转向滑轮后再绕经相应的中部吊装滑轮。
作为一种改进,地面上对应每个顶部转向滑轮和角部吊装滑轮分别设有地面转向滑轮,四个地面转向滑轮位于所述卷筒的左侧,另四个地面转向滑轮位于所述卷筒的右侧,所述卷筒的左侧设有四个过渡滑轮,位于所述卷筒右侧的地面转向滑轮分别对应一过渡滑轮。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升降框架与钢结构框架之间设有四根平衡钢丝绳。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升降框架的四个角部均设有平衡滑轮,所述平衡钢丝绳一端固定于所述钢结构框架的顶部,另一端依次绕经位于所述升降框架同一侧的两个平衡滑轮后固定于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体车库,以解决升降框架挠度变形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立体车库,包含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轿厢提升装置。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洋泊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洋泊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632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