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球形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67881.4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49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范恩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恩泽 |
主分类号: | B60B19/14 | 分类号: | B60B19/14;B60K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唐***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磁圈 转销 旋转连接 导磁体 陀螺仪 本实用新型 上下两端 内壁 内环 活动连接有 外胎 垂直相交 结构科学 球形轮胎 外环内壁 左右两侧 镂空 磁铁块 操控 导磁 轴杆 体内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球形轮胎,包括导磁体、陀螺仪和外胎,所述导磁体包括第一导磁圈、第二导磁圈和第三导磁圈,所述第一导磁圈、第二导磁圈和第三导磁圈分别相互垂直相交固定连接,并且第一导磁圈、第二导磁圈和第三导磁圈形成一个镂空的球形,所述导磁体内活动连接有陀螺仪,所述陀螺仪包括外环、中环、内环、转销、磁铁块和轴杆,所述外环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转销旋转连接在导磁体的内壁上下两端,所述外环内壁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转销旋转连接中环,所述中环的内壁前后两侧分别通过转销旋转连接内环。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操控性能好,制作成本低,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形轮胎,具体是涉及一种球形轮胎。
背景技术
汽车是通过动力系统带动轮胎运动,在通过轮胎带动整个车身运动,现有的汽车动力系统有燃油动力和电动力,燃油动力消耗不可再生能源过多,而且也非常污染环境,因此电动力深受人们的推崇,电动力属于可再生的新能源,而且不污染环境,现有的电动车的轮胎运行结构基本都是延续现有燃油汽车的运行结构,也就是通过动力带动轴转动,在通过轴带动轮胎运动,这样无形中会多消耗电能,减少电能的利用率,对电能造成一定的浪费,电动汽车的主要性能是通过充满一次电的行程距离来判定的,电动汽车的价值也是通过充满一次电的行程距离来确定的,因此,电动汽车减少电能的浪费,增加充满一次电后的行程,同时操控性能好,是人们一直在追求的目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球形轮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球形轮胎,解决了现有电动汽车轮胎的运行结构对电能消耗大,浪费多,操控性能不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球形轮胎,包括导磁体、陀螺仪和外胎,所述导磁体包括第一导磁圈、第二导磁圈和第三导磁圈,所述第一导磁圈、第二导磁圈和第三导磁圈分别相互垂直相交固定连接,并且第一导磁圈、第二导磁圈和第三导磁圈形成一个镂空的球形,所述导磁体内活动连接有陀螺仪,所述陀螺仪包括外环、中环、内环、转销、磁铁块和轴杆,所述外环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转销旋转连接在导磁体的内壁上下两端,所述外环内壁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转销旋转连接中环,所述中环的内壁前后两侧分别通过转销旋转连接内环,所述内环的中心通过轴杆旋转连接有磁铁块,所述导磁体的外圈上固定连接有一层外胎,所述外胎外部设有驱动装置总成,所述驱动装置总成包括球形座和线圈层,所述球形座呈圆球形,所述球形座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底端设有通口,所述空腔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线圈层,所述线圈层包括第一动力线圈、第二动力线圈、第一辅助线圈、第二辅助线圈、第三辅助线圈和第四辅助线圈,所述第一动力线圈、第二动力线圈、第一辅助线圈、第二辅助线圈、第三辅助线圈和第四辅助线圈分别固定连接在空腔内壁上,所述第二动力线圈分布在第一动力线圈的两侧,所述第一动力线圈和第二动力线圈呈十字形固定连接在空腔内壁上,所述第一辅助线圈、第二辅助线圈、第三辅助线圈和第四辅助线圈分别分布在第一动力线圈和第二动力线圈之间的空腔内壁上。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导磁体为导磁材料制成。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磁铁块为永磁铁制成,并且磁铁块为圆柱体形状。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外胎密封包裹在导磁体外圈上。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球形轮胎活动设置在线圈层内,并且球形轮胎外胎的外形尺寸小于线圈层的内圈尺寸,所述外胎露出球形座底端的通口。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一动力线圈与第一导磁圈相对应,所述第二动力线圈与第二导磁圈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球形轮胎,将轮胎设置为球形,并且将陀螺仪设置在球形轮胎内,能够通过电能和线圈直接控制轮胎运行,控制性能好,运行机械结构少,大大减少了电能的损耗和浪费,能够有效的增加电动汽车充满一次电后的行程,提高了电动汽车的性能和价值,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操控性能好,制作成本低,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恩泽,未经范恩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678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跨坐式单轨轮胎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轮毂油封静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