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手动轮胎充放气阀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95884.9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83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叶星;肖熙;陈惠;李陵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军缔悍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7/14 | 分类号: | F16K7/14;F16K31/14;F16K27/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马辉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体 轮胎 阀盖 自动开关装置 充放气阀 外接接头 自动手动 隔室 手动调压开关 本实用新型 源接口 阀气 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 旋转密封气室 轮胎气门嘴 车桥轮毂 阀出气口 接口连通 连接气管 轮胎气室 原轮胎 气室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手动轮胎充放气阀包括手动调压开关装置、自动开关装置、阀体、阀盖及外接接头,所述手动调压开关装置、所述自动开关装置、所述阀盖安装到所述阀体上,所述外接接头连接在所述阀体的一侧,所述自动开关装置设置在所述阀盖与所述阀体之间将所述阀盖与所述阀体之间的气室分成独立的隔室,所述阀体上设有连接至车桥轮毂旋转密封气室的阀气源接口和连接至轮胎气室的阀轮胎接口,所述阀气源接口与所述阀轮胎接口连通至所述阀体的下隔室,所述外接接头与所述阀体的下隔室连通。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手动轮胎充放气阀取消原轮胎阀出气口与轮胎气门嘴之间的连接气管,结构更加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手动轮胎充放气阀。
背景技术
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中的轮边系统总成上的轮胎阀很早就被美国、俄罗斯等国用于充放气汽车轮胎上。轮边系统总成的作用是在汽车行驶时,通过关断轮胎阀来阻断轮胎与旋转密封气室之间的气流,从而给轮胎保压,并减少旋转密封圈的磨损;在汽车停车时,通过开启轮胎阀使轮胎与旋转密封气室连通,从而通过车载中央充放气系统给轮胎充气、放气和测压。
轮胎阀上的气源通常由整车储气筒经控制器总成及输出,进入到轮胎阀后再由轮胎阀经由锁闭阀及气管给轮胎充气。汽车轮胎阀通常采用活塞式或膜片式结构。例如,中国发明专利ZL 200710053683.7号公开了一种“汽车轮胎阀”,当气压大于轮胎阀的限压值,轮胎阀就会自动打开,使轮胎阀进气管路与出气管路相通,从轮胎阀出来的气体再通过打开状态的锁闭阀及气管进入到轮胎中。
再比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 201721753874.X号公开了一种“带锁闭功能的轮胎阀总成”,其通过开发一种新型结构,取消了原来的锁闭阀结构,轮胎阀上的拧紧螺栓与锁闭阀一体化,可通过供给气压驱动膜片及其上方的弹簧受压或通过拧紧螺栓自动或手动连通或关断出气管路,从而改变气流方向、控制气流通断,解决了原轮胎阀与锁闭阀单独分离,在轮胎轮辋上占用空间大、生产加工成本高的问题。
轮胎阀与锁闭阀一体化之后,结构更为紧凑,但目前轮胎阀出气口与轮胎气门嘴之间的连接气管仍然存在,不利于行车安全,且有悖于紧凑化、轻量化的发展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手动轮胎充放气阀,取消轮胎阀与轮胎气门嘴之间的连接气管,结构更加简单紧凑。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手动轮胎充放气阀包括手动调压开关装置、自动开关装置、阀体、阀盖及外接接头,所述手动调压开关装置、所述自动开关装置、所述阀盖安装到所述阀体上,所述外接接头连接在所述阀体的一侧,所述自动开关装置设置在所述阀盖与所述阀体之间将所述阀盖与所述阀体之间的气室分成独立的隔室,所述阀体上设有连接至车桥轮毂旋转密封气室的阀气源接口和连接至轮胎气室的阀轮胎接口,所述阀气源接口与所述阀轮胎接口连通至所述阀体的下隔室,所述外接接头与所述阀体的下隔室连通。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自动开关装置包括弹性复位元件、限位座以及气室隔断片,所述弹性复位元件的上端与所述阀盖浮动连接,所述弹性复位元件的下端与所述限位座浮动连接。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室隔断片为置于所述阀盖与所述阀体之间橡胶薄片,所述气室隔断片与所述阀体的隔室的中心唇口配合以打开或切断所述阀气源接口与所述阀轮胎接口之间的气路。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动调压开关装置包括拧紧螺栓、限位承载螺母和紧固件,所述拧紧螺栓穿过所述阀盖上的螺孔并与所述阀盖螺纹连接,所述限位承载螺母和所述紧固件安装在所述拧紧螺栓的下端。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接接头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阀体隔室的一侧并与所述阀体的隔室连通,所述外接接头的另一端为与外置设备连接的外接气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军缔悍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军缔悍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958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