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客车乘客门快速开启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02647.4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04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郭必韬;田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申龙客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50 | 分类号: | E05F15/50;F15B11/06 |
代理公司: | 31225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君如<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011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乘客门 快速开启 常闭型 应急阀 气路 本实用新型 二位三通电磁阀 并联 紧急开启系统 触点开关 单独控制 客车乘客 末端连接 微型气缸 输出气 换向 气源 通断 整车 逃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乘客门快速开启的装置,该装置用于乘客门紧急开启系统,通过在气源输出气路上设置乘客门快速开启气路,乘客门快速开启气路经过常闭型应急阀组件实现并联后,末端连接多个微型气缸,分别用于作用在各二位三通电磁阀的触点开关,使二位三通电磁阀的换向,从而实现乘客门开启;本实用新型的常闭型应急阀组件通过多个常闭型应急阀实现乘客门快速开启气路的并联,每个常闭型应急阀单独控制乘客门快速开启气路的通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乘客门无法正常开启时,通过操作常闭型应急阀快速开启乘客门,给整车乘员紧急情况下逃生提供最大限度的有利条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乘客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客车乘客门快速开启的装置。
背景技术
客车是运载大量乘客的交通工具,为了方便乘客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快速逃离,客车设计时在乘客门附近均安装有应急阀,供乘客在紧急情况下打开乘客门逃离危险。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乘客门紧急开启系统流程是:从辅助储气筒取气,经司机处总放气阀分别连接各乘客门的内外应急阀,通过电磁阀控制门泵内气缸气压,通过应急阀内四位两通阀控制气流流动方向,实现乘客门开启。(见图1)。
该控制系统虽然控制简单,成本较低,但存在诸多弊端。车内发生突发情况时,实际上情况是比较混乱的,乘客在乘客门无法快速开启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慌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目前通用的这套控制装置仅适用于一般事故下从车内外开启乘客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客车乘客门快速开启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客车乘客门快速开启的装置,用于乘客门紧急开启系统,所述的乘客门紧急开启系统由气源、连接于气源输出气路上的总放气阀以及连接于总放气阀出气口的多个分支气路组成,各分支气路上依次设有常开型内外应急阀、油气分离器和二位三通电磁阀,每个分支气路上的二位三通电磁阀用于控制一个乘客门的门泵气缸,所述的二位三通电磁阀设有用于换向的触点开关;
该装置包括连接于气源输出气路上的乘客门快速开启气路,乘客门快速开启气路经过常闭型应急阀组件实现并联后,末端连接有分别用于作用在各二位三通电磁阀的触点开关的微型气缸;
所述的常闭型应急阀组件通过多个常闭型应急阀实现乘客门快速开启气路的并联,每个常闭型应急阀单独控制乘客门快速开启气路的通断。
优选地,每个分支气路上的常开型内外应急阀由串联设置的门内常开型应急阀和门外常开型应急阀组成。
优选地,所述的常闭型应急阀组件具有三通接头A、三通接头B及多个常闭型应急阀,多个常闭型应急阀分别为二位二通应急阀、二位三通应急阀A和二位三通应急阀B;
所述的二位二通应急阀具有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二位三通应急阀A和二位三通应急阀B均具有一个常闭进口、一个常开进口和一个出口;
二位二通应急阀的进口通过三通接头A与气源连接,二位三通应急阀A和二位三通应急阀B的常闭进口通过三通接头B汇总后再经由三通接头A与气源连接,二位二通应急阀的出口与二位三通应急阀A的常开进口连接,二位三通应急阀A的出口与二位三通应急阀B的常开进口连接,二位三通应急阀B的出口分别与各微型气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常闭进口是指平常与出口不通的进口;常开进口是指平常与出口相通的进口。
优选地,所述的二位二通应急阀、二位三通应急阀A和二位三通应急阀B均采用封闭了多余端口的二位四通应急阀。
优选地,乘客门紧急开启系统的分支气路设有两个,两个分支气路上的二位三通电磁阀分别用于控制客车前乘客门和后乘客门的门泵气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申龙客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申龙客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026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电动后尾门防夹条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气弹簧助力开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