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铸件精确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37771.4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7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赵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恒巨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16 | 分类号: | F27B14/16 |
代理公司: | 南京聚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9 | 代理人: | 宋艳 |
地址: | 2217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量筒 铜铸件 料箱 本实用新型 分料板 上料装置 出料口 进料口 周侧壁 转轴 料箱出料口 环形方向 内腔表面 生产原料 市场推广 铸造设备 可转动 量筒体 排料口 有效地 周侧面 均布 上料 适配 贴合 转动 体内 保证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铜铸件精确上料装置,涉及铸造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基座;基座上方设置有料箱;料箱下部开设有出料口;料箱与基座之间设置有定量筒体;定量筒体上部周侧壁开设有与料箱的出料口相适配的进料口;定量筒体下部周侧壁开设有与进料口相对应的排料口;定量筒体内转动装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周侧面沿环形方向均布固定有多个分料板,且每一个分料板的边缘均与定量筒体的内腔表面相贴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料箱出料口处配装有一定量筒体,利用可转动的分料板对铜铸件的生产原料进行定量上料,有效地保证了铜铸件的生产质量,同时也避免了原材料的浪费,具有较高的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铜铸件精确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铜铸件是指采用铸造的加工方式而得到的纯铜或铜合金的设备器件。在铜铸件的铸造过程中,需要先将用于生产铜铸件的原料放入熔化炉中进行加热熔化,传统的上料方式采用人工上料,由于铜铸件在铸造时所需的原料一般是定量性的,而人工上料具有不确定性,有时候上料过多,会造成原料的浪费,有时候上料过少,影响铜铸件的生产质量。因此,函需研究出一种铜铸件精确上料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铸件精确上料装置,通过在料箱出料口处配装有一定量筒体,利用可转动的分料板对铜铸件的生产原料进行定量上料,有效地保证了铜铸件的生产质量,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铜铸件精确上料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方设置有一料箱;所述料箱下部开设有一出料口;所述料箱与基座之间设置有一呈圆柱体结构的定量筒体;所述定量筒体固定装设于料箱的下部;所述定量筒体上部周侧壁开设有一与料箱的出料口相适配的进料口;所述定量筒体下部周侧壁开设有一与进料口相对应的排料口;所述定量筒体内转动装设有一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周侧面沿环形方向均布固定有多个分料板,且每一个所述分料板的边缘均与定量筒体的内腔表面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表面并排固定有多个支撑柱,且每一个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均固定连接于料箱的外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与定量筒体之间倾斜设置有一输料槽板;所述输料槽板位置与定量筒体的排料口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的上表面装设有一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部设置有一倾斜面;所述固定块的倾斜面与输料槽板的下表面相粘接。
进一步地,所述料箱内转动装设有一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周侧面沿轴向均布固定有多个搅拌杆。
进一步地,所述料箱内的第二转轴的一端贯穿延伸至料箱的外部并装设有一第一带轮;所述料箱下方的定量筒体内的第一转轴的一端贯穿延伸至定量筒体的外部并装设有一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与第一带轮通过一皮带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定量筒体内的第一转轴的另一端贯穿延伸至定量筒体的外部并装设有一第三带轮;所述定量筒体下方设置有一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装设于基座的上表面;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装设有一第四带轮;所述第四带轮与第三带轮通过一皮带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料箱出料口处配装有一定量筒体,通过合理设置第一转轴上相邻两个分料板之间的距离,利用可转动的分料板对铜铸件的生产原料进行精确定量上料,有效地保证了铜铸件的生产质量,避免了对原材料的浪费,同时也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具有较高的市场推广价值。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恒巨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恒巨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377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钛合金熔炼用铜坩埚
- 下一篇:一种电炉余热回收利用自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