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光组件及警示柱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60899.2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3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徐明;于青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旭安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9/608 | 分类号: | E01F9/608;E01F9/619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崔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组件 灯罩 发光元件 微透镜 本实用新型 警示柱 透光 微透镜单元 容纳空间 凹陷部 射出 底座 用具技术领域 发光效能 光线通过 可视距离 穿透性 正面光 警示 内壁 雾天 发光 容纳 汇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警示用具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发光组件及警示柱。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光组件,其包括发光元件、微透镜灯罩以及底座。底座固定连接在微透镜灯罩上,与微透镜灯罩共同形成容纳发光元件的容纳空间。微透镜灯罩具备透光部,设置在容纳空间内的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通过透光部射出。在透光部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多个凹陷部,每一凹陷部形成一个微透镜单元,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经过多个微透镜单元的汇聚作用之后射出,能够改变发光组件发光的正面光型,提升雾天情况下的穿透性,夜间动态可视距离更远,具有更高的发光效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警示柱包括上述的发光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警示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光组件及警示柱。
背景技术
尽量简要的写出现有技术的缺点,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要将实用新型点写入背景技术中。
警示柱是一种常用的警示用具,在城市路口往往通过设置警示柱进行人行道与机动车道或建筑物之间的隔离,从而对行驶车辆以及来往行人作出警示。
传统的警示柱不具有主动发光功能,夜间仅能靠反光膜被动发光,在无光照情况下,没有可识别性。近年来,为了提高安全性能,出现了一种能够自主发光的警示柱。然而现有的警示柱所用的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光型不稳定,面对雾天情况时穿透性差,不利于发挥警示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组件,以改善现有技术中的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在雾天情况下穿透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一种警示柱,该警示柱包括上述的发光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发光组件,其包括发光元件、微透镜灯罩以及与所述微透镜灯罩固定连接的底座;所述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微透镜灯罩与所述底座共同形成的容纳空间内;所述微透镜灯罩具备透光部,所述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穿过所述透光部射出;所述透光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凹陷部,每一所述凹陷部形成一个微透镜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发光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的反光杯,所述反光杯具有弧状的凹面;所述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凹面与所述透光部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凹面上设置有反光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透光部上设置有向远离凹陷部凸出形成的弧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微透镜灯罩与所述底座通过螺纹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发光元件为发光二极管。
一种警示柱,包括上述任意一种发光组件,该警示柱还包括警示柱外壳。所述发光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警示柱外壳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警示柱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警示柱外壳的太阳能电板,所述太阳能电板与所述发光元件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警示柱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同时与所述太阳能电板以及所述发光元件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警示柱外壳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太阳能电板的容纳腔;警示柱还包括与警示柱外壳固定连接的透光板,所述透光板用于将所述太阳能电板封装在所述容纳腔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旭安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旭安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608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警示导向柱
- 下一篇:一种具有太阳能供电的交通指示路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