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液系统及其航空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70705.7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98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静;邹恒;王光强;姜松;许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C7/00 | 分类号: | F02C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地址: | 20024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液 排液管路 排液系统 漏斗 航空发动机 引气管路 气源 连接口 整流罩 出口 短舱 减小 本实用新型 大气环境 外部空气 外部气流 附面层 液体能 积液 穿透 航空 发动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液系统及其航空发动机,该排液系统包括排液管路、排液漏斗、气源和引气管路,排液管路的入口用于与排液点相连通,排液管路的出口与排液漏斗的入口相连通,排液漏斗的出口用于与外部空气相连通;气源用于提供气流;引气管路的入口与气源的出口相连通,排液管路的中部设有第一连接口,引气管路的出口与第一连接口相连通。该排液系统及其航空发动机,显著减小了排液管路的积液风险,降低了对排液漏斗的安装要求,提高排液安全性;将该排液系统应用于航空发动机上,液体能直接穿透短舱整流罩的附面层并至大气环境中,减小了排液漏斗对短舱整流罩的外部气流的阻力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液系统。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该排液系统的航空发动机。
背景技术
发动机需配备排液系统,将发动机及其附件在工作中和维护中产生的废液收集并安全地输送到发动机的外部。如图1所示,通常的排液系统由排液管路1、排液漏斗2组成。排液管路1内的可燃液体主要来自发动机滑油箱、吊挂、传动系统、液压作动系统等处的废液,且这些液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入到排液漏斗2中。由于依靠重力作用进行液体收集,因此通常需要在排液管路1的结构设计中保证不能积液,且排液漏斗2位于发动机的短舱整流罩200的最低点。排液管路1过长,排液管路1平直段过多,都会导致排液管路1内容易发生积液。另外,为防止废液被短舱整流罩200的外部气流吹入到高温区域,例如发动机的尾喷管,从而产生着火的危险。因此,通常要求排液漏斗2距离短舱整流罩200的外表面至少5至8厘米,以实现安全、有效地排液。
因此,现有的航空发动机的排液系统存在以下弊端:
1)排液管路有积液风险。由于排液管路中的废液通常为航空煤油、航空润滑油,这些液体具有一定粘性且高温环境下容易结焦积碳产生杂质。因此,如果只靠重力向下流动,一旦管路内部发生堵塞,且堵塞与正常排液量减少在短时间内不易区分,很可能无法及时排故,则排液管路内会发生积液,当积液量达到一定量后,会有引发火情的危险。
2)排液漏斗的安装要求不易实现。现有的航空发动机要求排液漏斗位于发动机的短舱整流罩的最低点,以保证废液靠自重流入排液漏斗。但有时,短舱整流罩的最低点距离发动机的排液点较远,从而导致排液管路会过长、平直段过多,容易引起排液管路积液。
3)排液漏斗对短舱整流罩的外部气流有阻力影响。现有的航空发动机要求排液漏斗伸出短舱整流罩的外表面且距离短舱整流罩的外表面至少5至8厘米,以避免废液污染短舱外表面,以及避免废液被吹向发动机火区。但伸出短舱整流罩这部分结构,对其附近气流有阻力影响,增加流阻损失。现有的航空发动机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流体计算、气动试验实现可接受的排液漏斗的外形,增加研制周期和研制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液系统及其航空发动机,以解决现有的排液系统的液体排出困难、排液漏斗的安装要求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液系统,包括排液管路、排液漏斗、气源和引气管路,所述排液管路的入口用于与排液点相连通,所述排液管路的出口与所述排液漏斗的入口相连通,所述排液漏斗的出口用于与外部空气相连通;所述气源用于提供气流;所述引气管路的入口与所述气源的出口相连通,所述排液管路的中部设有第一连接口,所述引气管路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连接口相连通。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排液管路中加入气流,促进了排液管路中的液体的流动,显著减小了排液管路的积液风险,降低了对排液漏斗的安装要求,提高排液安全性。
优选地,所述气流由惰性气体组成。
在本技术方案中,使用惰性气体组成的气流吹除排液管路内的液体时,可以有效降低排液管路内的液体着火的风险。
优选地,所述排液系统还包括加压装置,所述加压装置设置于所述引气管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707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缓解烟气泄漏的减速扰流挡板
- 下一篇:一种飞机用并联式进气道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