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储能式内循环蒸煮锅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73418.1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94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承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承韩 |
主分类号: | A47J27/04 | 分类号: | A47J27/04;A47J27/16;A47J36/38;A61J3/00 |
代理公司: | 23109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宋诗非<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凝汽器 蒸煮器 蒸发腔 热管 本实用新型 导流板 冷凝腔 蒸煮锅 壳体 汽液 体内 凝汽器壳体 横向交错 壳体内部 密封扣合 烹调器皿 汽液流道 竖向固定 蒸煮设备 储能式 开口处 冷凝段 冷凝热 内循环 蒸发段 储能 储热 内壁 排出 排汽 分隔 蒸汽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储能式内循环蒸煮锅涉及一种烹调器皿,目的是为了克服的普通蒸煮设备,使用时都会排出蒸汽的问题,其包括蒸煮器和凝汽器,该凝汽器包括凝汽器壳体和多根热管,凝汽器壳体内分隔为上部的冷凝腔和下部的蒸发腔;多根热管竖向固定于凝汽器壳体内,且热管的冷凝段均位于冷凝腔中、蒸发段均位于蒸发腔中;蒸煮器包括蒸煮器壳体,凝汽器密封扣合于蒸煮器壳体上方的开口处、且凝汽器的蒸发腔与蒸煮器壳体内部连通;蒸发腔的内壁固定有多个汽液导流板,多个汽液导流板横向交错设置形成Z形的汽液流道。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不排汽、能储热的新式蒸煮锅,可利用冷凝热进行储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调器皿,具体涉及一种蒸汽循环的蒸煮锅。
背景技术
普通的炊事锅和工业蒸煮设备,使用时都会排出蒸汽,而蒸汽会带出大量的热量,因而会造成热量的损失、流失蒸煮物成分并散发气味,因此普遍存在能耗高、成分损失、污染环境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的普通蒸煮设备,使用时都会排出蒸汽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储能式内循环蒸煮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储能式内循环蒸煮锅,包括蒸煮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凝汽器,该凝汽器包括凝汽器壳体和多根热管,凝汽器壳体内分隔为上部的冷凝腔和下部的蒸发腔、且冷凝腔与蒸发腔相互隔离;多根热管竖向固定于凝汽器壳体内,热管的冷凝段均位于冷凝腔中、蒸发段均位于蒸发腔中;
凝汽器密封扣合于蒸煮器上方的开口处,且凝汽器的蒸发腔与蒸煮器的内腔连通;
蒸发腔的内壁固定有多个汽液导流板,多个汽液导流板横向交错设置形成Z形的汽液流道;蒸汽沿汽液流道向上流动并通过热管的蒸发段带走热量形成冷凝液、冷凝液沿汽液流道向下流回蒸煮器形成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出一种不排汽、能储热的新式蒸煮锅,蒸汽内循环,使用时不排气、不跑味,可利用冷凝热进行储能,从而有节能、环保和隐蔽的效果。能够大幅提高能效、改善使用体验、提升蒸煮物品质和生产率,无气味污染,整机热效率超过90%,同比节能40~80%,适用于饮食、食药工业、军队野外后勤等用途,特别适宜高档食材、药材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储能式内循环蒸煮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储能式内循环蒸煮锅的不包括热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储能式内循环蒸煮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储能式内循环蒸煮锅的电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储能式内循环蒸煮锅主要原理是通过凝汽器进行的蒸汽内循环,把蒸煮器1产生的蒸汽在蒸发腔5内冷凝回流,同时,通过冷凝腔吸收废热储能。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其包括蒸煮器1和凝汽器。
凝汽器是消除蒸汽和储存吸收热能的部件,作用是进行蒸汽内循环、吸收冷凝热并储存回用。凝汽器包括凝汽器壳体3和多根热管4,凝汽器壳体3内分隔为上部的冷凝腔和下部的蒸发腔5、且冷凝腔与蒸发腔5相互隔离,仅通过热管4进行传热。
该热管4均匀分布于凝汽器壳体3的截面上,且竖向固定于凝汽器壳体3内,且热管4的冷凝段均位于冷凝腔中、蒸发段均位于蒸发腔5中。热管4的内部真空,充注有相变材料,相邻热管4的两端用U形弯管两两连接成闭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承韩,未经李承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734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