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化便民服务系统及其的咨询服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74417.9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51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宋洁仪;尼拉姆·瓦姆西克里希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虹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N1/00;H04N1/04;G06Q10/10;G06Q50/26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徐颖聪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咨询服务 便民服务系统 自动化 本实用新型 影像扫描仪 申请文件 影像数据 载具 影像数据发送 办事效率 分类结果 公共区域 凭证信息 社会资源 申请业务 输入模块 通讯模块 网络链接 显示模块 处理器 打印机 营业 身份 送件 机关 分类 申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化便民服务系统的咨询服务装置,该装置包括:显示模块、输入模块、通讯模块、影像扫描仪、打印机和处理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自动化便民服务系统。主要是由使用者持申请文件及身份载具于公共区域操作咨询服务装置,且该咨询服务装置通过网络链接远程一个以上的营业/事业机关;由该咨询服务装置通过影像扫描仪取得该申请文件、该身份载具的影像数据,再对该影像数据进行确认以进行申请业务的分类,该咨询服务装置根据分类结果将该影像数据发送至远程相对应的营业/事业机关,并产生凭证信息,以证明完成手续;藉由自动化完成申请数据的送件机制,进而达成降低社会资源、提升办事效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置在公共区域并供民众操作的便民服务系统,特别是一种自动化便民服务系统的咨询服务装置。
背景技术
有鉴于,非先进国家的环境落后,公共区域的基础设施不足、人民经济条件不佳,使得人民在生活上均有许多不便,尤其是人民经常需要办理政府或民间机构的申请业务,但是相关业务因大多仍是以人工窗口的方式处理、核对后再分送,故经常造成民众在公共区域(如:政府单位、公共环境、车站、乡镇市公所、监理所、电信局、水/电/瓦斯的营业处)大排长龙的情形,不仅耗费人民时间、更造成政府或民间机构的资源的浪费等问题;甚至在落后地区的营业/事业机关的承办人还会索取回扣、小费,否则吃单的不法情事,均让民众处于无奈又无助的立场。
现有技术中,有些国家于公共区域会设置一种具备导览功能的咨询服务机台,通常仅具备影像、声音的导览功能,民众即便得知了相关信息,仍然必须持手中的纸本文件到指定的承办人窗口排队、等待,前述问题仍然无法解决,上述情形在非先进国家或偏远地区特别明显。
进一步的,虽然在先进国家中,因基础建设完善且人口密集化的结果,使得便利商店林立,而许多便利商店中有设置一种多媒体信息机(如:ibon、Kiosk、FamiPort、Life-ET或OK.go),但是多媒体信息机的主要功能也只是在触控屏幕上进行购买票卷、复印、缴费、储值卡片、红利兑换、购物、寄货、查询中奖信息而已,人民若要办理政府或民间机构的申请业务,仍然需要临柜索取特定的业务申请表格,待填具之后又须排队缴回,最后经过漫长的等待才能得知是否顺利申请,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多媒体信息机仍无法解决前述问题,更何况许多非先进国家的公共区域并没有便利商店,即便找到了便利商店,还是避免不了在非先进国家中所面临的问题,由此可知,对于前揭所列的诸多问题确实有待提出更加解决方案的必要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便民服务系统及其的咨询服务装置,藉由智能化的服务系统排除人工处理产生的缺点与弊端,解决民众大排长龙、耗费等待时间、造成营业/事业机关资源的浪费等问题,不仅降低社会成本,亦能提升办事效率。
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自动化便民服务系统的咨询服务装置包括:
显示模块,提供画面;
输入模块,是供用户进行所需的操作;
通讯模块,是通过通讯协议与远程的一个以上的营业/事业机关连接;
影像扫描仪,是供用户放入申请文件及身份载具,并进行扫描以产生含文件内容及身份信息的影像数据;
打印机,是用以打印出一种以上的纸质载具;
处理器,是分别与该显示模块、该输入模块、该通讯模块、该影像扫描仪、该打印机构成电连接;
其中,该处理器是通过该影像扫描仪接收该影像数据,并对该影像数据进行辨识分析程序以产生分析结果,该处理器根据该分析结果进行业务分类,通过该通讯模块将该影像数据发送至该远程相对应的该营业/事业机关,再由该显示模块配合该打印机产生相应的凭证信息,以证明完成手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虹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虹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744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讯设备
- 下一篇:基于低功耗广域网的网联车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