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3T、2T1R和1R2T运动模式的并联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75126.1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33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刘宏昭;曹亚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韩玙 |
地址: | 71004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联机构 运动模式 本实用新型 转动 定平台 动平台 移动平面 转动轴线 移动 抓取 并联机床 工作需求 控制移动 灵活运动 运动仿真 万向铰 分拣 平行 装配 垂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3T、2T1R和1R2T运动模式的并联机构,包括定平台和动平台,定平台通过第一支链、第二支链和第三支链与动平台相连。本实用新型具有3T、2T1R和1R2T三种运动模式的并联机构,三条支链中分别与定平台和动平台连接的转动副构成万向铰,能够灵活运动,能够通过控制移动副和转动副能够使得该并联机构实现三移动(3T)、两移动一转动(2T1R转动轴线与移动平面垂直)、一转动两移动(1R2T移动平面与转动轴线平行的运动模式,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并联机构使用于运动仿真、机器装配、分拣抓取、并联机床等领域后,能够快速进行运动模式的变换,满足其复杂情况下的工作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3T、2T1R和1R2T运动模式的并联机构。
背景技术
并联机器人机构为空间多自由度多环闭链形式。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并联机构因其具有刚度高、承载能力大、累积误差小、动态特性好、结构紧凑等特点而在虚拟轴机床、微动操作台、运动模拟器以及多维力传感器等行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并联机构具有2、3、4、5或6个自由度,目前,对6个自由度并联机构的研究较为全面和深入,但并联机构自由度的减少将使得机构结构更为简单,制造和控制成本相对较低,故在满足预期工作要求的情况下,少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有其独特的优势。
具有多种运动模式的并联机构,在机构奇异位形下,具有运动分岔的特性,可以通过较少的驱动副和支链实现多种运动模式,从而适应多种不同的工作需要。并且这类机构的运动模式变换,不需要对机构进行重新组装,运动模式的变换速度快、过程简便。在运动仿真、机器装配、分拣抓取、并联机床等领域需要有同时具有三移动(3T)、两移动一转动(2T1R转动轴线与移动平面垂直)、一转动两移动(1R2T转动轴线与移动平面平行)三种运动模式的并联结构来适应多种不同的运动方式,适应多种境况下的工作,简化整体的工作流程,但是目前市面上并无相关的同时具有三移动(3T)、两移动一转动(2T1R转动轴线与移动平面垂直)、一转动两移动(1R2T转动轴线与移动平面平行)三种运动模式的并联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3T、2T1R和1R2T运动模式的并联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并联机构结构单一的问题,能够满足运动仿真、机器装配、分拣抓取、并联机床等领域复杂情况下工作需求。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具有3T、2T1R和1R2T运动模式的并联机构,包括定平台和动平台,定平台通过第一支链、第二支链和第三支链与动平台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动平台呈T字形,第一支链与动平台一个端口连接,第二支链与动平台的第二个端口连接,第三支链与动平台的第三个端口连接。
第一支链包括与定平台连接的转动副R11,转动副R11上连接有转动副R12,转动副R11与转动副R12形成万向铰;转动副R12上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内套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上连接有驱动电机,第二连杆上连接有转动副R14,转动副R14上连接有转动副R15,转动副R14和转动副R15形成万向铰,转动副R15与动平台的一个端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751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挤压功能的机械臂
- 下一篇:并联连续型机器人、并联连续型机械臂